□杨汉祥
近日我在当地通东农村亲戚家做客,无意中听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感叹:“如今怎么连洋针店都没有了,家中几块蛮好的布料咋办呢。”我开始不明白她说的“洋针店”是什么,但马上回想起这是乡间用缝纫机给人加工服装的小店,因为在四五十年前,我们苏中通东一带讲启海方言的人都称这类小店为“洋针店”。
在缝纫机没有问世乃至普及之前,人们的衣物都是一针一线由手工缝制而成,后来有了缝纫机才有机制的衣物。但起初一般人家都买不起缝纫机,只有极少数经济条件好的人家才买得起这种当时被国人看作洋玩意的机器,再后来有的人家买了缝纫机后,就想到用缝纫机开店,专门给顾客加工衣物。也许缝纫机是舶来品,当时我们通东一带的启海人都习惯称缝纫机为“洋针车”,把踩缝纫机说成是“踏洋针车”,所以才把那些专门用缝纫机加工服装的小店说成是“洋针店”。因为用缝纫机缝制衣物轻松、快捷,针脚细密、平整,其式样也美观时尚,所以在各地开设的洋针店就逐渐增多,尤其在农村中更多,一般一个村庄都开有两三家洋针店。
当时农村的洋针店一般都设在村头路口或其他热闹处,这类店面除了有大门外,还在靠门边的上半堵墙壁一长溜打开,然后在开口处装上玻璃窗,当地人称之为“半窗”。过往行人透过这“半窗”就能清楚地看到屋里有人在踩缝纫机,一些缝制好的五颜六色的衣物也一一挂在显眼处。这样不用挂招牌、不需做广告,人们一到那儿就知道这里开的是一家洋针店,店里的生意也就不请自来。当时开洋针店实际上也是小本生意,因为衣物的加工费不贵,一般缝一件上衣最多是一元五角左右,一条裤子一元左右,至于儿童衣物就更便宜,因为当时的物价就是这类标准。当然,如果缝制呢绒、毛料等质地的衣物就不是这个价钱了,只是这类生意很少,因为不是所有乡村缝纫师傅都会做。另外,缝制棉衣棉裤及大衣的手工费也要略高一些。
当年我家旁边就有一位姓陆的中年男人开了一家洋针店,人们都称他为陆师傅。陆师傅的店房是租别人家一间二十多平方米的小平房,里面除了一台上海产的蝴蝶牌缝纫机外,靠西墙边搭着由高凳、长方形铺板架起的一张平台,上面再蒙上一块布,就成了一张上好的裁衣台。裁衣台上方挂有一根细长竹竿,凡做好的衣服都配上衣架,然后依次挂在这根竹竿上,以备顾客到时提取。每当有顾客来做衣裤,陆师傅连忙从缝纫机旁站起来,热情地从顾客手中接过布料,问过要做的衣物后,就麻利地拿出卷尺给来人丈量身体尺寸,并用粉饼把尺寸以及户主姓名一一写在布料上,最后再把这块布料丈量一下,就叠放在裁衣台一侧的布料堆上,并告诉来人取货的时间,一般快的需要两三天,慢的也不过六七天。这样一单生意基本上就做成了。
后来随着人们经济条件的提高,购买缝纫机的家庭多了,加上学习裁剪以及踩缝纫机手艺的人也多了,许多衣服在自己家中缝纫机上就能缝制,洋针店的生意就逐渐清淡了。再后来由于各地市场上出售的成衣增多,加上成衣不但规格、式样多,而且越来越时尚,价格也不贵,所以许多洋针店自然就关门歇业,随之而来的是各地零售布店也大为减少。如今无论在城镇还是乡间,专门“踏洋针车”的手艺人非常少,至于洋针店也难得一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