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微
《书带集》是园林大家、书画家陈从周先生的著作,1982年10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这本小书很是精致,若比作园林,名字内涵、匾额题字、游园说明、园中景色,无不精妙。
书带草是江南园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草,书名由此而来。文学家、书法家叶圣陶老人题写的书名,满满书卷气,与书带草的气韵相得益彰。红学家、散文家俞平伯老人作序,回顾两人交游往事及读后枨触:陈教授从周,多才好学,博识能文,与予相知垂二十年。中历海桑,顷始重聚,获观其近编散文集者,其间山川奇伟,人物彬雅,楼阁参差,园林清宴,恍若卧游,如闻謦欬。
“恍若卧游,如闻謦欬”八字,真非虚辞,说明陈从周笔下的园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俞老才有此感触。《书带集》中除去少许怀念徐志摩、张大千诸师友的忆文,剩余诸文多与园林有关。其中《说园》三篇尤见分量,阐述了陈先生的造园理念。陈先生多次将他的造园理念付诸实践中,这就不得不说起他一生中最后一座园林杰作——水绘园。
1980年暮秋,菊黄蟹青之际,陈从周先生经水路,从上海前往南通,再转车到达如皋,应邀出席如皋县城市总体规划会议。他下榻在县委招待所,出门即可望见冒家桥,循河东行,过定慧寺,抱水北去,即可到达水绘园。正是伫立冒家桥小憩时,陈先生写下那首《忆江南·如皋好》:“如皋好,信步冒家桥。流水几弯萦客梦,楼台隔院似闻箫,往事溯前朝。”这首小词,在如皋脍炙人口。鲜为人知的是,陈从周初次来如还撰有一篇《双环城绕水绘园》。去岁,《余韵幽然:千古风流水绘园》编印面世。书中录入陈从周《重修水绘园记》,那是一篇短文。不知何故,未录《双环城绕水绘园》,可谓憾事。幸好这篇佳作早已录入《书带集》,还曾刊于1983年第3期《旅游天地》杂志。
文中,陈先生肯定水绘园是“中国名园”,他也为水绘园挥毫写下“天下名园”四个大字。正是借助撰文,他还多费笔墨,向读者介绍了冒辟疆、董小宛两人的生平史料。为了了解水绘园的历史,陈先生还翻阅了旧本《如皋县志》,于《双环城绕水绘园》中写道:水绘园的变迁,民国《如皋县志》卷二上说:在城东北隅中祥寺、伏海寺之间,旧为文学冒贯一别业,名水绘园……
陈先生可能一时疏忽,此段有两处小误。水绘园的记载,见于《如皋县志·卷三·古迹》,并非卷二。如皋未有中祥寺,原文是中禅寺,那是一座建于唐代的寺庙。
陈从周为何对水绘园情有独钟,还于文中大段介绍冒家历史及冒家和水绘园的因缘?这无疑要从他年轻时的一段交游说起。这段佳话,他写入《双环城绕水绘园》末尾:游罢水绘园,不禁使我想起了水绘园的后人冒鹤亭老先生,记得二十二岁那年随夏师瞿禅第一次谒先生于上海,初次见到他珍藏的冒辟疆与董小宛的像。今园中所悬挂的二像,是他所藏的复制品。冒先生是学者、诗人,他的儿子孝鲁先生亦工诗,所谓“名门”之后了。我们是忘年交,是朋友,见园怀人,想得就比较多。
说及文中这段感慨,水绘园中所挂冒辟疆像、董小宛像是如皋本土画家董伯衡于1959年所绘,绝非陈先生1940年所见画像。冒孝鲁,即冒效鲁,是冒鹤亭的三子。因为1940年的缘分,冒效鲁与陈从周结下深厚的情谊。陈从周女儿陈馨藏有其父所绘《长竹卷》,1987年,冒效鲁为此卷题词:“一代宗师,下笔不凡,称家才媛……从周老气,画竹贻其女公子,谨缀四言为噆,丁卯仲春,冒效鲁。”冒效鲁还有一位弟弟,正是剧作家、战地记者舒諲。我手头这册《书带集》本是舒諲的旧藏。书中扉页有两列签字:赠冒舒諲老师,顾启,钤印“顾启如皋人”等。顾启是南通大学教授,去年初才离开人世。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顾启热衷于研究冒襄及其著作,常常向冒效鲁、冒舒諲请教。彼时,他将这册新书送给舒諲,究其缘由,正是源自书中那篇《双环城绕水绘园》。冒舒諲保存此书多年,直到他逝世,才流入市场。不过冒舒諲旧藏此书,也算为陈从周与冒家的情缘再续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