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冬日混堂

□赵一锋

混堂即澡堂子、浴室,混堂之名最早出现在宋代,大约是伴随着市井繁荣而出现。南通州之地,因得渔盐之利,明清以来市镇经济崛起,不仅州城(县城),凡有较大的市镇都有混堂,又叫堂子。笔者家乡掘港晚清民国时就有五个混堂,老百姓俗称“五堂”,与民间流传的“一关、二典……九桥、十庙”一同构成了旧时掘港的市镇概况。这往往是市镇闲人凑数的话题,但混堂的数量与当时通州、如皋城里相当,也足以说明当时掘港的生活水平较高。

掘港的五个混堂有四个在正街上,一个在竖街上。正街从东往西依次是,最东边混堂称合兴池,又因其开设较早称老堂子,在国清寺巷对巷南街北街之间,巷子称为东堂子巷。合兴池西边的混堂因老板姓桑,称为桑家堂子,店号温泉池,在关帝庙西南街北街之间,所在的巷子称堂子巷(混堂巷)。桑家堂子西边的混堂叫三元池,老板姓管,称管家堂子,又因位于砖桥西侧,位置居中称中堂子。正街最西头混堂称西堂子,位于两淮盐运通州分司掘港场署、如皋县主簿署附近,店号山庆池。竖街上混堂叫蠙浦池,称南堂子,地址在云浦桥外。

旧时的混堂都在门口或巷子口立一根两三丈许的木杆,为悬挂灯笼之用。冬日午后三四时,将大红灯笼高高挂起,混堂里开始烧水,由此引起一句歇后语“堂子的灯笼——天天挂”。水都是伙计挑的南边串场河里的,一般人家舍不得打井水,也经不起打。烧火用的是海边的“红草”,掘港四周都是草荡,燃料优势明显。待到傍晚时分,点上灯笼里的蜡烛,老远就能看到混堂“开汤”开始营业。那时候只有男浴室,来的都是达官贵人和士绅商贾,一般人家只有年前洗个澡,“有钱没钱,洗洗干净过年”。如东地处沿海,渔民平日里难得上岸洗澡,腊月里常有成群结队上街洗澡的。渔民平日里吃饭“鱼当家”,海鱼吃多了皮肤上都油,擦背的师傅能搓下厚厚一层油泥。“海霸王”孙二富常来掘港洗澡,只带一个警卫员,彼时掘港为国民党、日伪占据,他也是来无影,去无踪,留下了不少传奇故事。混堂里有扬州、镇江师傅帮人修脚,擦背师傅都是本地郊区的农民,冬天赚点“年着子”(年货),一家人好过个“肥年”,其实也就是能有鱼有肉。混堂一般晚上十点左右打烊,谓之“放汤”,把灯笼卸下来,第二天下午再“开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1948年3月,掘港解放,街上的五堂只剩下两个,即三元池和蠙浦池。1959年,县商业局在砖桥南市中心开设如东浴室,三元池和蠙浦池并入,分设男子部和女子部。1979年如东浴室迁至黄海路,70后、80后印象中的老浴室就是那个模样,老人说老浴室还可以看到过去混堂的影子。笔者小时候冬天常和父亲去洗澡,有时爷爷也去。洗澡前先买澡票和擦背的筹儿,澡票二毛,筹儿一毛。浴室里有大厅或雅间,其实雅间也就和大厅差不多,只是雅间人数少一点罢了。大厅、雅间每人都有一个铺位供休息,头顶安一滑轮用于悬挂衣物等贵重物品。大厅有若干服务员,雅间只有一个,负责打扫卫生,给客人递热毛巾擦身子,称“打手巾把子”。我邻居泉儿伯就是雅间的服务员,小学毕业就到浴室学徒。“打手巾把子”是技术活,即从沸水挤热毛巾,服务员常以此炫耀,一般客人就打一至两个手巾,碰到熟人就多打几个。浴室里间有两个大浴池,头池水沸温度高,上面铺着木架供客人蒸浴;二池水温合适可以泡澡。两个浴池都铺着大理石,当年从云南购得,花纹类似云石屏风。外间是几个淋浴莲蓬头,摆着两个大木凳,供客人擦背之用。擦背师傅蹲在一边等候,眼巴巴盼着客人来请。一有客人立刻眉开眼笑,殷勤备至,慌忙把筹儿贴在墙壁瓷砖上,等工作结束了和浴室分成结账。擦背是最辛苦的工作,从业的都是上了年纪的郊区农民,父亲认识的一个杨师傅,白天在县水泥制品厂扛水泥,晚上在这里兼职,年纪也有六十多了,须发皆白,挺让人心疼的。洗好澡,人们总喜欢躺会聊聊天,有雅兴的唱唱京戏、下下棋……躺饿了,浴室也提供面条、馄饨等简餐,有客人要一半馄饨,一半面,雅称来个“龙虎斗”。浴室门口有卖“洋大头”萝卜的,洗澡以后躺着休息时吃个萝卜顺气又舒服,父亲总会买几个。浴室是“半年闲”,夏天就做冷饮卖,平时还兼旅社,因是兼营,比一般的旅社便宜很多。

天寒地冻、水汽氤氲、人声嘈杂、坦诚相见,冬日里去浴室洗个热水澡是惬意舒服的享受。如今黄海路上的如东浴室还在,只是几年前停业改为他用,此前笔者还特地去那里怀旧了一回,感觉既熟悉又陌生,“混堂鸣板日初红,怀垢人人向此中。君子欲修除祓事,小夫翻习裸裎风。”沈周笔下市井中混堂里的旧时光一去不复返了!

2024-01-27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2515.html 1 3 冬日混堂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