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时评

观点声音

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孩子哭闹怎么办?不久前,福建厦门始发的G1654次高铁列车,将餐车部分区域临时改造成了“遛娃舱”。在这里,小旅客可以和家长、列车员一起玩拼图、做手工、看童书、做趣味游戏。小乘客们收获快乐,其他车厢旅客不受影响,家长们也可以舒缓一下旅途的紧张,多赢的服务举措值得借鉴。“遛娃舱”的微创新获得乘客认可,体现了构建儿童友好环境的重要性。着眼“一米高度”,让服务更匹配、保障更到位、空间更充足、设施更安全,不仅能惠及儿童群体,还有助于平衡兼顾乘客的不同需求,提升旅途的舒适度。将儿童友好的理念扩展至更多空间,为儿童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有趣的成长环境,我们的发展才更有温度,生活才更有质感。春运是客流高峰,是检验交通运输部门服务能力的重要节点。顺应日益多样化、品质化的出行需求,平衡静与闹,兼顾快与慢,不断优化管理形式、创新服务内容,群众的旅途将更加舒心、暖心。

——人民日报《“遛娃舱”体现服务温度》

据媒体报道,初步统计,2024年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为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相比2023年春节档票房和人次分别增长了18.47%和26.36%,均创造了同档期新的纪录。其中,《热辣滚烫》与《飞驰人生2》步入单片20亿元俱乐部,《第二十条》和《熊出没·逆转时空》票房均接近14亿元,并有望凭口碑在假期后跑出长尾效应。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24年春节档调查结果显示,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得分85.9分,是2015年以来9个春节档的第二名。不仅如此,票务大数据显示,三、四线城市的居民成为电影消费的主力军。从2014年到2023年,春节档已走过10年时光,春节档的火爆,不仅释放了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信号,也反映出观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的热切期待。扬长补短,厚积薄发,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中国电影必将有更大作为。

——光明日报《喜看春节档票房观影人次创新高》

今年春节,“新春战袍”马面裙带动了一轮传统文化消费热潮,汉服中的马面裙兼具古典和现代的简约美,也能匹配当代年轻人的大众穿着需求;各地舞狮表演火爆,广东揭阳7岁小女孩在自家店前练习舞狮,路过的舞狮表演队为其敲锣擂鼓助威,赢来全网点赞;被誉为“中华战舞”的潮汕英歌舞更是火到大洋彼岸,来自广东普宁的英歌舞团在伦敦伯灵顿拱廊街演出,庆祝中国农历新年。近年来,让传统文化可见、可亲、可传播,让那些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国粹精华不再只是被记录在书本中、陈列在博物馆里,而是通过创新再造,鲜活地融入国人的现代生活,一直是相关部门努力的方向。从数字赋能文博产业,到开发各类文创产品,从加强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研究、中华文化典籍等全媒体传播,到提升博物馆、纪念馆和文保单位的展陈水平,一系列举措频频推出,为传统文化在新时代活起来、火起来奠定了坚实基础。守望传统、致敬传统,赶国潮、追民俗的行为背后,凝聚着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期待这场传统与现代的双向奔赴能不断释放巨大能量,推动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向前。

——工人日报《“国潮奔涌的春节”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与守望》

有句歌词写道:“春天该很好,你若尚在场。”其实,用“Country Walk”(乡村漫步)的方式来理解“在场”,同样可以打开春天的美好。去年突然爆火的“City Walk”,已经展示了一波“重建附近”的魅力。“City Walk”指的是“城市漫步”,表面上漫不经心,实则深度丈量,城市的细节、生活的肌理、历史的脉搏,从中一一展开。由此衍生的乡村漫步,其文化内核则异曲同工,只是视角从城市转向乡村,并且和一般的乡村旅游形成区别。社会学家项飚就用“悬浮”这个词,来形容不断努力却缺乏方向感的焦灼状态。某种意义上说,作为“过渡性仪式”的春节,正是暂时性地打破“悬浮”的一个契机:可以从独特的方言中,感受村民生活哲学的一鳞半爪;可以去“赶大集”、凑热闹,领略这片土壤的“风物人间”;还可以在原汁原味的习俗中,发现大同中的小异,获得更多地方性知识……当城市化进程加速前进,“飞驰的人生”需要心灵的安放,连接的意义也就逐渐凸显:都说“充电器一拔就又是一年”,但从故土中汲取的力量,总能治愈那些难以名状的不安,丰盈我们的精神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过年也是一种“回归”,在乡村漫步中,可以领略独特风景。

——南方日报《在“乡村漫步”中领略独特风景》

2024-02-21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4299.html 1 3 观点声音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