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识人的几个关键点

□李伟明

识人历来是一件难事。古往今来,不管是智者还是贤人,都不敢肯定自己的眼光百分之百准确。诸葛亮在《兵法二十四篇·将苑知人性篇》说道:“夫知人性,莫难察焉。善恶既殊,情貌不一,有温良而为诈者,有外恭而内欺者,有外勇而内怯者,有尽力而不忠者。”他还提出“识人七法”。然而,聪明如诸葛亮还是难免用错人的时候,最典型者即错用马谡。至于凡夫俗子看错人,交错朋友,导致不良后果才醒悟的情形就更多了。所以,人们不得不感叹:用人容易识人难,知人知面难知心。

对于普通人,不管他怎么伪装,危害性毕竟有限,有没有识破他,未必很要紧。而在干部队伍当中,识人用人就特别重要了。我们经常感到无奈的是,很多人在走上领导岗位之前,确实看不出其真实面目,而走上领导岗位之后,本来面目日益显现,这时大家可能已对他无可奈何了。特别是某些官员成为贪官之后,有人不禁追问:当初为什么要推这样的人上去?

人的本性确实容易隐藏。至少这几个关键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地了解一个干部的品性。

群众视角也许是最理想的视角。有些人在上司面前,时刻不忘戴上“面具”。所以,作为上级,你眼中的那个下级,未必就是你以为的那个形象。但是,如果多向他身边的群众尤其是他的直接下属了解其人,便可能看到真相。有的人在下属面前,也可能会装装样子,但伪装时间不会太长。很多年前,我在报社工作时,曾经有个县里的通讯员兴冲冲地给我打电话,说他们单位新来的一把手如何坦诚实在、如何关心下属,大家都感到特别温暖。但不出一个月,他又告诉我,这个新领导是个十足的伪君子,说一套做一套,把大家整得苦不堪言。我一向认为,考察干部,一定要多听听群众尤其是这个人的下属怎么评价。下属才知道他是怎么做工作的,如何为人的。

掌权时候也许是最重要的阶段。很多人,身居闲职时,谦逊低调,甚至表现得一身正义。但是,某天身居要职掌握实权了,就判若两人。得意时分最易识人,权力最能检验一个人的定力。人们常说:“一阔就变脸。”其实,做了官掌了权,更容易让人变脸。如果一个人身居高位而没什么变化,那么可以肯定他身处任何环境都能守住本心。值得一提的是,那些飞扬跋扈、势利阴险之徒,等到退下来之后,可能又变回待人友善的模样了。某地文学圈的朋友说过一例:某公“发迹”前是个文学青年,常与文友在一起。扶摇直上之后,文友们以为他会关心一下文学事业,不料他反而把文学看得比什么都轻,从此与文友们形同陌路。及至退出领导岗位,他又找回先前那帮文友,与大家称兄道弟。类似的情况可谓比比皆是,让旁观者对某些人的“能屈能伸,进退自如”叹为观止。

利益面前也许是最有效的考验。利益观是三观的具体体现,直接决定一个人的行为。如何对待利益,折射人品高下。“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正当的利益观。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己,这种丑陋行径必然出自下品之人。

时间主线也许是最可靠的路径。一个人到底怎么样,最终还是要以时间来检验。如果经历了进退留转,胜败荣辱,一个人还没改变性情,那么,这个人就是最真实的。对他人认识上的误差,也需要时间来矫正。想起年轻时,曾有一位老乡因为对我所做的工作颇不理解,以至产生成见,我怎么解释也没用。及至数十年光阴过去,大家都到了知天命之年,有一次,他突然坦诚地对我说,以前确实把我想“偏”了。由此,他断言,相信我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岗位,本性都不会改变。这话让我感动。我想,别人对我,我对别人,何尝不是要靠时间来下结论?只有时间足够火候,才能真正看清楚一个人。

2024-03-0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5325.html 1 3 识人的几个关键点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