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又见宅沟清如许

□陈汉忠

宅沟,是江海平原特有的自然景物。如果把万里长江比作祖国母亲躯体上奔腾的主动脉,那一条条波澜不惊的河流则是它的静脉。而更多星罗棋布、纵横交错的宅沟、民沟恰是它不可或缺的毛细血管。它们交织成江海平原上四通八达、蔚为壮观的庞大水网,成为黄海之滨、长江北岸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南通地区古宅众多,由此派生的宅沟自然也是千姿百态,最著名的要数常乐镇附近的清末四大望族之一的秦府宗雅堂宅沟了。秦府是个鸳鸯宅,东西两宅都有独立的四汀宅沟,中间设一道两米多宽的宅弄。两条宅沟各自独立,却又相互依存。因为宅弄中间建有一座小石桥,既能使两沟互通,又使宅弄增色。其次,如清末状元张謇的问业老师徐云锦的东海堂宅沟,为烘托古宅之秀美,主人在宅沟外围植有一片竹林,后宅沟荷叶戏水,前宅沟老菱飘香,加上建筑玲珑剔透,错落有致,更使宅沟生机勃勃,秀美如画。

不过历史有时也像故意捉弄人似的,那几条在海门颇有名气的宅沟都因战火、水利建设等诸多原因而湮没在岁月的烟云中,倒是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宅沟,虽然也已面目全非,但至今还能寻觅到身影。

我外婆家在小镇西侧,是一个周姓宅院。那条长方形的宅沟是七八户人家的生命之源,日常饮用、淘米、洗菜乃至灌溉菜园都仰仗宅沟。周家宅沟朝南,北面的后宅沟水面较宽,约有十五六米,东西长度约五六十米,水深不足两米,清澈见底。因宅外围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民沟裹挟,宅沟与民沟之间形成一条狭长的宅弄。宅弄少说也有百十米长,宅沟流到南头拐角处,水面又宽了起来,继而东西水流交汇。前宅沟正中间早年有条小木桥,是连接宅院内外的唯一通道。有一年闹水灾,周家宅被淹,小木桥被湍急的水流冲走了。水退后乡亲们一合计,就在原来小木桥的位置筑了条泥坝。

路通了,周家宅恢复了宁静。有了泥坝,外婆也不用担心我过桥掉沟里了,可似乎少了点什么。用现在的目光看,少了小桥流水的诗情画意。但那时周家宅人没有这个雅心,尚未温饱的人们追求的是实惠和一劳永逸的便利,他们对脚下这道泥坝的喜爱远胜那座被冲垮了的小木桥。

木桥没了,但宅沟还在,沟里的水依然清澈,呷一口有一股甜丝丝的味道。水好则鱼丰,宅上人家联手买了几百尾草鱼、白鲢苗投入其中,加上本来就有野生的鱼虾,整条宅沟充满了勃勃生机。清晨,水面上弥漫着一层薄薄的雾气,刚刚长成半斤八两的鲢鱼就成群结队浮上水面,鱼嘴一张一合,动作整齐划一,犹如一队正在出操的士兵。一些调皮的草鱼,一边不时啄食沟沿边的青芦苇叶,一边戏闹着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欢乐的涟漪。我记忆最深的要数一种野生的扁丝条,它细长条,但长不大,最多也就四五寸长,喜欢成群结队聚集在宅上人家淘米洗菜的地方。每逢有人淘米时,清水里泛起一股白色的米泔水,许多扁丝条鱼在浊水中追逐觅食。这大概是鱼儿最放松警惕的时候。此时,水浑了,小鱼的眼睛看不清了,混乱之际,你用空淘箕朝浑水中奋力一捞,准能捞上三五条小鱼儿。真应了那句浑水摸鱼的俗话。

宅沟水自成体系,与外界河流断绝,但可能地下相连,泥沙渗透,外河潮起潮落宅沟也有反应。你对它敬畏有加,它就还你丰茂和甘甜。早些年,生产队年年拖船进来罱泥,其实就是现在的清淤。那时宅上人还不大用污染这词,所谓罱泥也是为了积肥。罱泥那几天,宅沟水浑得发黄,但几天后,宅沟水更清,水草更茂密,鱼儿更欢腾。队里罱泥积肥,无形之中为宅沟清除了淤泥,水体一年比一年好。后来,实行家庭承包了,罱泥船也搁着不用了,宅沟水也在乡亲们不经意间悄然变化。那年夏秋之交,隔壁周大叔治虫回宅,顺手把两个空药桶在宅沟里洗了洗,这在乡下也算不了事,可偏偏就出事了。不知是农药残存偏多,还是宅沟污染积聚的爆发,总之,第二天早上,宅沟水面上漂起了大片的死鱼,侥幸还活着的也呆头呆脑在浅水中瞎晃荡。宅沟大病一场,多亏在县中医院做医生的雨风舅舅见多识广,在他的提议下,大家一齐动手,把死鱼和腐败的水草等捞到岸上掩埋,再把两条宅弄的泥坝掘开,使宅沟的死水变活水,又把久违的罱泥船弄来清淤,前前后后折腾了半个月,才算把此事了结。后来,宅沟虽然活了过来,但却再也没有回到从前去。

又过了一些年,宅上通了自来水,宅沟的功能也渐渐萎缩了。不仅宅沟,还有外面那些通潮河流的水,也渐渐浑浊起来,宅上人顶多也只是在宅沟里清洗一下衣物什么的。不知从哪一年起,乡下学大寨平整农田,许多宅沟被填平成了耕地,好在周家宅沟幸免于难,但宅沟的水面却日趋缩小,水也不再清亮,变得发黄发浊。渐渐前汀和东西边汀也干涸了。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伫立在废弃了的周家宅沟旁,我无以作答,童年的记忆是那样美好,但我的心却在隐隐作痛。令人欣喜的是前些日子回乡,却见沉寂多年的周家宅沟面貌焕然一新。曾经盖住了水面的枯枝残叶不见了,塌陷的沟堤得到了加固,一度泛黄腥臭的宅水沟又变得清澈。有几条扁丝条跃出水面,激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村支书告诉我,为了让家乡的水系重新焕发青春,当地政府专门拨出款项,对境内许多河沟进行了机械化清淤,而且不留死角,不做表面文章。又见宅沟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想,因为有政府对环境治理的坚强决心,有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的殷切期盼,才有这源头活水。

2024-03-0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5324.html 1 3 又见宅沟清如许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