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评

从电影《第二十条》看情理法的融合

□严宇青

春节档电影《第二十条》自大年初一上映以来,始终保持高度的社会话题性,从拍摄手法来看,“冲突”和“对立”是推动剧情走向、增添情感色彩的艺术手段,通过细节刻画,塑造出真实、有血有肉的检察官形象;从内容意义上,电影《第二十条》更是一次普法宣传,选材视角独特,在笑与泪中讲清楚了什么是正当防卫,关乎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和正义价值观,让公众直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看见良法善治、感受公平正义。

一部成功的电影一定是基于社会现实,能够在短短120分钟内讲清楚一个故事,引起观众共鸣,从而让更多人看到电影背后的意义。影片中,郝秀萍之夫,为反抗“村霸”致其死亡而入狱;张贵生,因见义勇为重伤小流氓被判刑三年;韩雨辰,因阻止校园霸凌保护同学而面临拘留,他们的动机均为正义,而结果都触犯了法律,三人有着不同的身份,却有着共同的苦衷,情理与法律之间的博弈,二者之间到底是相互对立还是相互补充的问题贯穿影片始终。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让人感触——“法律的权威来自哪里?来自老百姓最朴素的情感期待!”这句话可以说深刻触及了法律与社会之间的“亲密”关系。法律的权威并非来自虚无缥缈的权力,而是根植于人民的期待和信任。正是对百姓朴素正义感的每一次回应以及司法工作者在每一个案件中对公平正义的求索和坚持,才赋予了法律以真正的力量和意义。

情理与法律的相互融合,是建设法治社会的重要路径。南通作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地方法治建设应当注重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情感需求,避免对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在推进类似寺街、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等特色建筑更新改造时,尽量保留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维护城市的文脉传承,与原住居民进行沟通协商,保护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加强对土地利用的法规制定,明确土地用途,避免滥用土地资源,确保土地利用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情理与法律,如两股河流。感性的情理在心灵深处涌动,是对人性本真的回应;而理性的法律则是社会秩序的坚实支柱,是人类共同信仰的规范。正如《第二十条》前半部分所描绘的,现实生活中个人性格与义愤填膺式的“热血”会左右判断,众说纷纭的舆论将如潮水使案件浮沉,导致司法机关一定程度上失去社会公信。因此,地方法治建设的成功离不开情理与法律的双重引导。通过深入了解和尊重地区的情感需求,以及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情理与法律的融合,也能激发公众参与法治建设的热情,共同谱写和谐、有序的社会画卷。

2024-03-1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6436.html 1 3 从电影《第二十条》看情理法的融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