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广玉兰

通吕运河的乡愁

□黄俊生

南通因水而兴,却也因水而滞。

一条运盐河,催生了运河两岸杨柳村郭,条条串场河,沟通着镇场村郭之间的舟楫航道。南通所处又是江又是海的,在古代虽有交通之利,却也迭遭江洪海侵之患。从宋代到民国的970年里,南通发生旱灾水患300余次,差不多三年就出现一次赤地千里或汪洋浮殍情景。宋代元丰四年(1081)七月甲午夜,静海、海门沿江2730间官舍私房被淹没;元大德五年(1301)五月,包括通州在内的沿江34800余户庐舍没入水中;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七月,吕四一带盐场捍海堤溃毁,溺死盐丁三万余口;明嘉靖十八年(1539)闰七月,海浪溢过堤防,溺死民灶人丁29000余口,淹没房舍畜产不计其数;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几乎全部坍入江中,仅存田亩39顷多,废县为乡,并入通州;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八月初三,台风携海潮骤至,沿海民众溺死万余。据此,南通女诗人王蝶飞写道:

有多少流水就有多少落花

有多少月光,就有多少梦牵魂绕的诗句

初看,运河水悠悠

再看,我的泪悠悠……

江潮海浪,反复肆虐这方土地,百姓苦不堪言。历朝历代为防水患,不停地筑堤建闸,疏浚与开凿河道。自从第一条人工大河古运盐河贯穿南通西北境后,后周显德年间(954—958),姚氏政权从通州向西北凿河十里,越过古横港,接通白蒲镇。进入宋朝之后,凿河修堤的工程逐渐频繁起来,宋咸淳元年(1265)起,两淮制置使李庭芝开凿盐粮运河,从通州经金沙至余庆场(今余东镇),长四十里;明成化二十年(1484),巡盐御史李孟晊续凿七十里;明嘉靖十六年(1537),通州同知舒缨再凿三十里,贯通全线,此即为今天始于崇川区节制闸分水岛衔接老通扬运河,向东流经通州区、海门区,由启东市吕四船闸入海的通吕运河,史称南通“第一运河”。

对于很多人来说,通吕运河只是一条河流,只不过航运地位重要罢了,但对于南通人来说,它还承载了时代变迁的记忆和延绵不绝的乡愁。携一缕清风,掬一泓流水,和运河来一次亲密接触,触摸这条河流的脉动,捕捉它的来龙去脉。

通吕运河是好多代人童年成长的摇篮。夏天,孩子们三五成群,瞒着父母结伴到河滩玩耍。摸螺蛳、抓螃蟹、拔茅针、吹芦笛,运气好的话,还能捡拾几枚放鸭人漏捡的鸭蛋。桑果成熟时,爬上岸坡的桑树尽情吃个够,常常弄得衣服上红一块紫一块。孩子们“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遇到背纤的船夫,争先恐后拉上纤绳,附和着船夫的号子,体验一下纤夫的艰辛。孩子们最爱玩的,还是爬上停泊的木排,在排面上追逐嬉闹,那上下起伏的木排,就是儿时的水上乐园。

河流是有记忆的。这记忆,不仅通吕运河有,由古运盐河衍生而来的老通扬运河有,九圩港河、新通扬运河、新江海河、如海运河、栟茶运河、如泰运河、北凌河、遥望港河、焦港河、通启河也有,作为曾经的运盐河、串场河、漕运河,它们都亲身经历与目睹了这片土地上发生的灾难与沧桑变迁,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唐代以前的事且不必说,因为那时胡逗洲还未曾与大陆并接,这些河流好多还未形成。且说宋代宝元年间(1038—1039),通州判任建中,在通州城西五里筑二十里江堤,人称“任公堤”,是为南通筑堤防汛之肇始,此后又有狄公堤、沈公堤、桑子河堰、包公堤等,均以主持修筑堤防的官员命名,最著名的当属范仲淹主持修筑的捍海堰“范公堤”。

有河就有堤,有堤就有闸桥,元代在黄泥山的长江边和白蒲镇建“通济闸”三座,在通州城濠河上建桥,那时叫通济桥,今天叫长桥。后来便有唐家闸、西清闸、东渐闸、西被闸、陆洪闸、盐仓闸这些称谓。南通河多,桥亦多,多到不胜枚举,许多地名和乡镇名都以桥来称呼,立发桥、仁桥、袁桥、潮桥、刘桥、陈桥、北兴桥、五接桥等等,都是人们聚集那里进行商品交易,逐步形成的集镇。

所有的这些记忆,都是人与天斗、人与地斗的记忆。其实,所谓“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只是一种浪漫主义的乐观精神而已,经历过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其中的悲壮。曾几何时,南通先民逐水而居,因江因海因河而兴,却也因此而倍加艰辛,千百年来,南通先民与江海的抗争从未停歇,直至民国三年(1914),状元公张謇还在邀请荷兰、瑞典、英国、美国的水利专家,来通州商讨沿江保坍方案,聘请荷兰特莱克担任南通保坍会工程师,主持沿江筑楗工程。状元公直至生命的前一刻,还在酷暑里顶着烈日视察筑楗工地,从而染病身故。

可以说,状元公张謇不仅是教育家、实业家、爱国者,他的一生,也是大兴水利、保坍安民的一生。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今天的南通,进入了大江、大海、大河、大桥时代,昔日的灾难,已成今日的回忆。君不见,苏通长江大桥、沪苏通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崇启长江大桥飞架南北。2022年,张靖皋、海太、北沿江3条过江通道同年开工,苏通二通道环评首次公示,崇海通道也在前期研究中。“八龙过江”的交通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太阳落山的地方就是天涯,河流经过的地方就有乡愁。通吕运河,承载着江海儿女的乡愁,流向蔚蓝大海。

《南通传》连载第四章 通济天下:因盐而兴的黄金水道

2024-03-25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7735.html 1 3 通吕运河的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