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广玉兰

三国的历史天空

□黄俊生

在《三国演义》的刀光剑影和鼓角铮鸣中,几乎难以寻到吕岱的身影,吕岱的名字,只在第一百零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 孙峻席间施密计》孙权临终托付后事时出现过一次:

太和元年秋八月初一日,忽起大风,江海涌涛,平地水深八尺。吴主先陵所种松柏,尽皆拔起,直飞到建业城南门外,倒插于道上。权因此受惊成病。至次年四月内,病势沉重,乃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至榻前,嘱以后事。嘱讫而薨。在位二十四年,寿七十一岁,乃蜀汉延熙十五年也。后人诗曰:

紫髯碧眼号英雄,能使臣僚肯尽忠。

二十四年兴大业,龙盘虎踞在江东。

一位活到96岁的东吴良将,罗贯中在书中仅寥寥数语就给打发了,而且安排在孙仲谋人生谢幕之前才登场,完全一个跑龙套的角色。其实不然,寥寥数语就已告诉读者,吕岱是孙权所信任和倚重的近臣,不然不会把他作为顾命大臣来托付后事。再说,罗贯中是文学家,《三国演义》是部文学作品,以魏蜀吴三国争锋为背景来叙述历史进程,素材的选择,情节的安排,都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吕岱虽为东吴名将,但他的战功基本都在平定内乱、巩固东吴局面方面,在与魏蜀正面交锋中很少出场,包括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些重要战事中均无表现。

所以,罗贯中不把吕岱作为重要人物来描写,完全可以理解,只“乃召太傅诸葛恪、大司马吕岱至榻前,嘱以后事”这一句就足够了。

陈寿就不一样,他是史学家,史学家无需创作构思,秉笔直书就是,所以,在《三国志》里,陈寿用两千多字来介绍吕岱的生平和事迹,为吕岱立传。作为史书,每一个字,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准确,有据可凭,孙权去世时,吕岱是上大将军,还没坐到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位置,大司马这一职位,是孙权的儿子孙亮继位后才委任的,文学家罗贯中可以提前这么称呼,史学家就不能。

明代杨慎在他的《临江仙》词里唱道: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阕词,让后人读得荡气回肠,意味无穷,或慷慨激昂,或沉郁苍凉。历史是一面镜子,镜子里是白面书生,还是虬髯壮汉,完全取决于照镜子的人,镜子折射的是悲喜人生,没有人生观照,镜子就是摆设。《三国志》就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一个个鲜活的、跌宕起伏的悲喜人生,吕岱只是其中的一个。

《三国志·吴书·吕岱传》开首说:

吕岱字定公,广陵海陵人也,为郡县吏,避乱南渡。

那时,广陵郡属徐州,海陵县即今之泰州、海安、如皋一带,准确地说,吕岱出生在今天的如皋市林梓镇,那年是公元161年。这一年,至少出生了两位三国重要人物,除了吕岱,还有一位就是刘备刘皇叔。吕岱父亲是个地方官,具体什么职务陈寿没有说,吕岱本人也在县里当小吏。刘皇叔就不同了,出身贵胄之家,中山靖王刘胜后裔,不过,到他这里也已经落魄了,与母亲贩鞋子、织草席为生,貌似境况还不如吕岱。生在东汉末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江淮之地被曹操强令迁徙,差不多成为一片隙地,吕岱不得已南渡长江,到江南谋取生路。恰好,东吴孙策战死,其弟孙权执掌江东,下令广纳人才,吕岱上门应聘,被孙权赏识,委以吴县县丞一职。

孙权统事,岱诣幕府,出守吴丞。权亲断诸县仓库及囚系,长丞皆见,岱处法应问,甚称权意,召署录事,出补余姚长。

县丞是县令的助手,本质上还是个吏。吕岱出任县丞时,已快40岁,出道很晚。对吕岱来说,县丞这个位置是他仕途的转折点,他管理内政的才华得以充分展现。当孙权亲自召集各县县丞考核仓库物资储备和监狱管理情况时,吕岱的回答特别周全,孙权非常满意,于是,把吕岱留在身边当秘书,辅佐自己处理文书。不久,机会来了,余姚县县长位置出现空缺,孙权便让他补了这个缺。

县长就是官了,可以独立处置辖内军政事务。吕岱第一件事就是招募精丁,挑选1000多人,训练成一支体格强壮的军队,这支队伍后来跟随他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吕岱的军事才能亦随之显现出来。211年,会稽郡发生吕合、秦狼二人叛乱,波及五个县,声势颇盛。孙权派都尉蒋钦发兵征讨,委任吕岱为督军校尉,辅佐蒋钦,合力平叛。陈寿没有详细叙述平叛经过,只说“遂禽合、狼,五县平定,拜昭信中郎将”。这次平叛后,吕岱因功被拜为昭信中郎将。中郎将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介乎于将军与校尉之间,中高军职,意味着吕岱在军方的地位得到巩固,这年,他50岁。这个年龄,在三国时期已算高龄,那时,比他小14岁的周瑜已经丢下娇妻小乔撒手人寰,与他同龄的刘备刚刚成为孙权的妹夫,与东吴秘密达成协议,联合谋取刘璋的益州,孙权便令昭信中郎将吕岱督兵随刘备入蜀。

《南通传》连载第五章 长寿将军:吕岱“海上凿空”

2024-04-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68909.html 1 3 三国的历史天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