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李家大桥和顺成油坊

□陈德平 陆桂江

跨越于五谷河上的李家大桥,坐落于海门区余东镇八一村5组与宛平村18组交界处。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前后,其原名李高大桥,是通东地区久负盛名的古桥。

相传,清嘉庆四年(1799)前后,五谷河周边茅草丛生,少有人烟,有大片荒芜地可开垦。先前以烧盐为生的李、高两姓,得知种地收入十倍于烧盐,就率户族数户从弥陀山照山坟(今正余镇邢柏村境)附近,搬迁至五谷河畔,安顿下来后开荒种地,繁衍生息。他们经营有方,开垦成熟地块逐年增多,除自种外,还把一部分土地租给别人家种植。至清乾隆三十年(1765),李、高两姓成了家底殷实的大户人家,一家拥有良田数万步。

李、高两姓觉得家业发展还得向南进发,因此便萌生了在五谷河上架桥的想法,并很快形成共识。两姓各出资一半,请来造桥工匠,采办木料及一应附材。数日后,一条长四丈,宽六尺的木质大桥如期建成,桥面用平板铺就,两端则用石条铺连。桥上车马通行自如,桥下航道顺畅。

大桥建成后,两岸居民的交流大大方便了。人们为感谢李高两姓的付出,便亲切地称其为李高大桥。久而久之还成了周边一方的地名。

这李高大桥后来怎么变成李家大桥的呢?这说来还有一段血泪史。1941年,新四军东进后,反清乡斗争如火如荼,然而由于敌我双方力量悬殊,新四军领导的革命斗争仍处在低潮,地方民团等恶势力蠢蠢欲动,四处搜捕杀害共产党人及抗日积极分子,整个通东地区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家住李高大桥附近的大地主李文标为求得土地堂民团的赏识,将其族户的李灿庭(晚清监生)和另外两个李姓开明人士诬告为共产党,押至土地堂民团,以示大义灭亲,向民团递投名状,最终三人被民团枪杀。

平白出了弥天命案,受害者家属自然不会善罢甘休,一时间家族间争吵打斗愈演愈烈。无奈之下,请来何姓贤达出面调停。何姓贤达认为,人死不能复生,大家毕竟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族人。眼看李高大桥经风吹雨打,桥况日劣。遂罚李文标重建李高大桥,以弥补过错,以付出重金之法安抚蒙难弟兄英灵。何姓贤达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李文标根据裁定,请来工匠,并从何家祖坟上买来百年柏木,日夜监工赶造。生恐其偷工减料,以次充好,遗患后代,族人还特委李灿庭两个儿子李步明、李步荣负责监造。由于整座桥梁都换上红心柏木,外观更加倩丽豪华。

三条性命换来一座新桥,人们为了纪念三名无辜丧命的李家贤良,就把大桥易名为李家大桥。上世纪60年代初,人民政府拆除木桥,兴建了砖石结构的大桥,2012年又改建成混凝土结构,桥长14米、宽3米多,其名仍为李家大桥。

李家大桥背靠余东古镇,是新河镇、凤凰桥、土地堂等多条集镇通往余东古镇的咽喉要道,桥下又是天然河道——五谷河。至清末,在南通银行谋事的姚和爹,经数番考察后,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地理条件和当地大量的大豆、油菜、棉花等油料作物的产出,决计买下大桥边上的地块,兴建一爿油坊。于是,组建班底,采购建材,规划坊址,订购设备,各路人马齐上阵,历时年余建起了面朝五谷河、占地10多亩、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顺成油坊。

油坊坐北朝南,四关厢造型,两边为厢房,中间为工场,院内为晒场。南大门正对五谷河,河沿上建有货物进出码头。工场共有24头牛,石碾20余部套,30多个工人,以代农加工榨油为主。

1912年前后,余西人朱伯辉接手油坊,大手笔搞技改,使油坊迅速步入鼎盛期。购置了德国产80马力的发电机组,淘汰了用牛牵磨等原始榨油方式,并在工场东大门外增设了百余平方米的晒场。工人增至80多人,在原料收获期,还请季节工30多人。石碾增至20余部套,油箱24部,24小时不间断生产,一昼夜能打192火豆油。为防盗抢,大门处还增设了岗亭,8个实业队员全天候保护工坊安全。

日军侵占通东地区后,油坊经常遭到日伪军的抢劫,加之因自然灾害油料作物减产,油坊生产失常,销售受阻。1951年,海门县供销合作联社接收了顺成油坊,改名为海门县第二油厂。并根据利国利民、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原则,积极采取措施,帮助油坊恢复生产。1963年,终因地处偏僻而关闭,并入三厂、包场、麒麟油厂。厂房由人民政府接管,给海门卫校改作教学用房。

顺成油坊存续期间,由于外来人口的增加,油坊对面,南北杂货店、面店、脆饼店、剃头店、中药店、茶馆店等应运而生。每天中饭过后,店铺前人气渐旺,有喝茶的、剃头的、修车的,有购买零杂物、食用油、豆饼的。大汛期间,还有海鲜市场,时鲜海产品应有尽有……人来车往,煞是热闹。油坊搬迁后,虽然店铺、市场因生意清淡陆续消失,但李家大桥这地名,却永远地留在了人们记忆中。

2024-04-17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0028.html 1 3 李家大桥和顺成油坊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