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民间写真

桥见乡愁

□陈崟

岁月蹉跎,抑或静止,亦如白驹过隙。唯有祖祖辈辈脑海中闪现的回忆,沉淀着年代,诉说着历史与未来……

我的家乡在唐家闸,在上大学以前,我不知道它早已名扬海外。一条通扬运河,打开了唐家闸的唯美画卷,它将唐家闸分为东西两个部分,很长一段时期以来,这里仅仅只是一座被大片农田包围着的小集市。周边的农户几乎家家都有纺车和织布机,漫漫长夜,“纺纱鸣机杼,百里声相闻”是南通乡间的一道风景。

百年前,先贤张謇以其“父教育,母实业”的兴国理念来到唐闸,建工厂,办学校,修公园,造公路……随着大生纱厂的兴起,更是让唐家闸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变得热闹起来。运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用汽笛声宣告着远方来客的到达,运送的棉花、粮食都经码头卸货,由板车工人拉进仓库。我的亲戚邻居很多都在运河两岸的大生纱厂、大兴面粉厂上班,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可是无上光荣。

唐家闸虽逐步走向繁荣,可缓缓流淌的通扬运河却依然阻隔着两岸的交通。1906年,张謇在通扬运河上建起了一座长40多米的木桥,也许是因为此时的唐家闸“洋味”十足,这座桥取名为“大洋桥”。1914年和1954年,大洋桥两次重修。1966年,原大洋桥拆除,在其南边不远处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双曲拱桥,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大洋桥,承载着我的童年。

“奶奶,明天就是17号了,可以带我去逛集市吗?”幼时的我,每个月最兴奋的就是17、18号的到来,那时从大洋桥下约300米处开始,沿兴隆街还有如今的新华路,随处可见的地摊,吃喝玩乐,可谓“一条龙”服务,那大概就是我记忆中最初的“人头攒动”。

岁月如烟,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我上小学了。那会儿我还住在河东,一到周末,就吵嚷着让父亲母亲带我去河西的杨家湾商厦,那里堪比现在的万象城。坐着二八杠自行车,买一双白色帆布鞋、买一些学习用品……想来都是美美的。父亲自然力大些,稍微用力一蹬,我们就过了大洋桥,而母亲则需要我下车在后面推着上桥,虽说麻烦,倒也增添了些许乐趣。听父辈们说,他们小时候,大冬天,通扬运河会结一层层厚厚的冰,大家可以直接从冰上过河,对于下雪都没见过几回的我来说,真是好生羡慕。

1997年之后,我们一家搬迁到了河西,看似改变,似乎又未曾改变。周末,我不需要过桥了,但平时,一天四次过大洋桥,雷打不动。张謇先生创办的南通第一棉纺织厂第一工人子弟小学校(现在的张謇一小)、胞兄张詧举资创立的私立敬孺高等小学校(现在的南通市二中),都是我的母校。哼着小曲儿,走在桥上,自行车的清脆铃声萦绕在耳。后来则出现了轻骑、摩托车,如今的大洋桥处处充斥着电瓶车和汽车的鸣笛声。

2012年,在机缘巧合下,我来到社区工作,大洋桥就在我的辖区范围,一晃又十余年过去了,我仍在,儿时的大洋桥变成了如今的四座便桥。犹记得2021年初,大洋桥北侧大桥拆除时的画面,多少“老唐闸”泪目了。曾经,大洋桥因两岸工业而热闹,如今的它,两侧满是咖啡、奶茶等网红店,大洋桥就这样默默地守护着运河,守护着这里的我们,也见证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沧桑巨变。

不论“前世”与“今生”,人们都不会忘记,张謇的事业是从大洋桥两侧起步,南通的近代发展史从大洋桥两侧起步,被称为“中国近代第一城”的南通的辉煌亦从大洋桥两侧起步。桥作为一座城市文化记忆的“鉴证者”,不仅是连接两岸的通道,也是城市发展的象征。2008年,创四项世界之最的苏通大桥正式通车,2020年,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开通……

文脉绵长,灼灼其华。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大洋桥总能用它的方式更新换代,它虽然没有三门峡黄河大桥那样的雄伟壮丽,没有南京长江大桥那样的声名显赫,但这就是它——“一个不一样的烟火”,不仅为唐闸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更是延伸了这座城市的梦想。南通这座“城”因“水”有了灵气,因“桥”有了诗意,更因“人”而有了灵魂。

2024-04-2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0527.html 1 3 桥见乡愁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