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民间写真

帮妈妈发条朋友圈

□尹画

79岁的妈妈,是4年前才玩起微信的。

有了微信之后,妈妈加入了家族群。她只会用手写方式输入文字,由于眼睛不好,所以输出来的语句里有错别字是常态。她玩得最溜的是发送表情符号,也学会了给朋友圈点赞。每天早晨醒来她就浏览朋友圈,在我们的每一条动态下点赞,像皇帝批阅奏折似的。但4年来,妈妈自己的朋友圈却是一片空白。她说自己既拍不好图片,又写不好文字,也不懂如何发朋友圈,所以从没打算发。

今年3月妈妈79岁生日时,我回到家乡。那天,我在一座新建成的五星级宾馆预订了包房给她办生日宴。妈妈穿了好看的大衣,还戴了假发套,我在宾馆外和大堂里给她拍了许多照片。

星级宾馆的服务热情周到。服务员给妈妈戴上一顶“皇冠”,切蛋糕吹生日蜡烛时,领着大家一起唱生日歌,还帮我们拍了全家福。我给妈妈订了一个“许愿池九宫格蛋糕”,由9种不同口味的小方形蛋糕组合而成,每块小蛋糕上都插一个心愿牌,写着快乐、健康、美丽、发财、好运连连、福气满满等9个心愿。妈妈挑了一块“快乐”的心愿蛋糕,拿起来对着镜头,眉开眼笑。

我突然想,何不帮妈妈发个朋友圈呢?于是,我挑出几张妈妈满意的,又加了点滤镜,问,我帮你发个朋友圈哦?妈妈有些不好意思,我告诉她,发朋友圈不单单是给朋友看,重要的是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记录和保存下来。

妈妈把手机递给了我,我挑选了宾馆外景、包房里的布置、蛋糕、美食、长寿面、妈妈的3张单独照以及全家福,合成九宫格,以她的口吻编辑好文字,按了发送键。妈妈第一次在手机上收到朋友们的点赞,开心极了。她曾经是省劳模,目前仍在居委会里兼职,人缘非常好,一下子就收到几十个赞和好多的生日祝福。

第二天,我带着妈妈春游。当天安排的活动,是“乘地铁+打卡网红美食餐厅+公园赏梅散步”。我们从离家最近的地铁口入站,我教她如何刷卡进站。妈妈有个闺蜜群,每隔两个月老朋友们会团聚一次。从前妈妈总是坐公交车过去,不仅路上时间长,有时还需要转车。老人大多不会使用打车App,有了地铁,至少多了个交通选择,以后出行就会方便许多。

我们打卡的那家网红美食餐厅,位于翰林府文化产业园。从地铁出来,按照导航指示的路线,我们边走边聊。妈妈说,她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但这些区域和路线都没有走过。当我们拐进一条叫“文峰路”的小路时,没想到来了一个惊喜:寻常的小路两侧墙壁上画有“濠河十景”。我们一幅一幅地欣赏,挑了几幅当作背景,给妈妈拍照。小路转弯处的墙外,恰有几座别墅露出红色的屋顶,有这样的风景作衬,妈妈的每一张照片都拍得好看。

中午,我们就在那家餐厅里吃了外婆小酥肉、拇指生煎、QQ肠、奥利奥豆乳冰沙……餐厅里几乎都是年轻人,就我和妈妈两个年龄大的人。可谁又能说老年人不可以打卡网红餐厅呢?新鲜的玩意儿,年轻人的快乐,我们也喜欢体验啊。

餐厅对面是一座老公园了。饭后我和妈妈挽着胳膊在里面散步、赏花。午后的阳光温柔地洒落在我们的肩头,公园还是记忆中的模样,可我和妈妈都已经老了。妈妈喜欢给我讲亲戚家里的故事,我就做一个乖乖的听众。看到公园里的红梅开得如火如荼,我让妈妈站到树下,给她拍了一些照片。

晚上,我又一手包办地帮妈妈发了朋友圈。老人家看一会儿电视,瞥一眼手机,我晓得,她是在等着看别人给她点赞。

那天我也发了一组朋友圈,主题是“逗妈妈开心”。我写下这样一段话:逗妈妈开心一点儿也不难,就是带她去坐坐新地铁,帮她在“濠河风景街”拍拍照,陪她去打卡年轻人爱吃的美食,挽着她的胳膊一起在公园里散散步、赏赏梅、聊聊天,顺便在盛开的梅花树下再拍照。最关键的是,回家挑好9张图,编辑文字帮她发条朋友圈,让她坐在沙发上,看着电视拿着手机等着看别人的点赞,哈哈哈。

很多时候,老人的确像是一个孩子,需要逗逗他们,才开心。

2024-05-1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2744.html 1 3 帮妈妈发条朋友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