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必须继续做好创新这篇大文章,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今年两会期间,“新质生产力”再次作为高频词,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列入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之首。由此,全国上下迅速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为推动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系统性质变增添了新的活力与增长点。
点燃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引擎,教育是基础,科技是支撑,人才是关键。高校作为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优质人才的策源地和蓄水池,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第一使命,必然承担着培育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优秀人才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如何培育既具备过硬的专业素养与技能,又具备很强的创新思维与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然成为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高校青年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要力量,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理应作为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扎实学习,守正创新,勇攀高峰,以实际行动答好这份“青春考题”,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背景下,以担当实干的姿态跑好“关键一棒”。
念好“学”字经,在走向“无边界学习提升”上下功夫。青年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期。在当今“互联网+”“人工智能+”突飞猛进发展的时代,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青年学生应时不我待、向内生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改变知识获取方式,提升学习的专注力,将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适应学习作为学习的主旋律,以数据思维、计算思维、智能思维、新质思维重构自身的知识体系,敢于打破固有思维定式的藩篱,持续夯实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延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培养跨学科素养,使学习范式变得自洽、多元和共享。注重挑战自我,让学习内容与大学生活、社会场景紧密融合和链接,做自己喜欢和擅长的事,助力自己有效达到心流的状态,让学习在自然场景中真实发生。沉下心去提升能力、激发热情、拓宽思维,把手里的武器打磨好,自立自强,将自我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各个击破;自立自主,站到前沿去破解“卡脖子”问题,助推新兴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打造智慧、开放的生态学习空间,实现学习质效、知识素养与本领提升的高位赋能和跃升。
念好“创”字经,在走向“无边界创新发展”上求突破。创新是激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子、核心要素。高校青年学生作为具有创新活力的群体之一,承载着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在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及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伟蓝图中,青年学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开拓创新、敢于突破成为生命成长和发展自我的底色,为施展才华和践行理想抱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当今,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青年学生生逢其时,如何做到始终与时代发展同向同行,同频共振?一要“常立志”,更要“立长志”。始终心怀“国之大者”,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步伐,把握科技创新脉搏,学习传承科学家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储备前沿的科技知识和汲取创新的奋进力量,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和长远需求紧密相连,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蓄力深耕。二要“苟日新”,更要“日日新”。厚植新质生产力,旨在凸显“新”元素、“新”力量,向“新”而行。高校青年学生是活跃在时代前沿的弄潮儿,解码新质生产力,除了要重塑学习模式、学习内容、学习场域外,还应适应新的技术环境,深入了解各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的基本原理,将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融入个人生命成长周期的全过程,积极投身科研项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活动、社会实践等创新生态系统中,将创新与实践成果从“书架”搬到“货架”,涵养精益求精、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与此同时,要多创造机会,让自己置身校外见习实习、企业实训等社会大课堂中,通过“无围墙”学校,打造“无边界”创新课堂,掌握最新的行业发展技术,延展未来发展的新空间。
念好“质”字经,在走向“无边界价值实现”上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一种先进生产力,特点在于“创新”,关键在于“质优”。面对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高校青年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必须下好“先手棋”,构建系统、整体、辩证的思维观,正确处理好稳与进、破与立、谋与干、虚与实的逻辑关系。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青年学生持续创造价值,实现无边界的成长,不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持续累积的“从0到1”的突破、“从1到N”的应用转化的发展过程,以“满格”状态、以“百尺竿头更向前”的干劲,把握发展机遇,不断追求卓越,接续创新创造,唤醒内在潜能,加快“换挡成长”,努力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的层层递进。以强大的定力由“智”提“质”,向“实”而为,打开干事创业的新气象,形成“积跬步以至千里”之势,以实干担当彰显青年人的战斗力,从而为推动个人的高素质发展和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打开新天地、增添新动能。(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高校辅导员研究专项课题、编号为21JDSZ3113,南通大学横向课题“新时代高校‘双创’教育与劳动教育的融合机制研究”、编号为21RH11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通大学基地、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