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青春的种子要用怎样的方式让它生根发芽?我想用一段十五年的经历来作答。
2009年8月,我从校园进入法院,于是,我的青春奔赴在送达和保全的道路上,沉浸在如山的证据和案卷里,贯穿在无尽的沟通和调解中。我心中的这颗种子,在司法实践沃土的滋养下,在信念勇气的灌溉下,从“1”到“1+”,茁壮成长。
办理案件时,加上一些温度
懂民风,体民情,接地气,才能真正探究案件背后的真相,才能妥善处理矛盾,化解纠纷。我所在的栟茶法庭辖区毗邻黄海,在几代前辈的不懈努力下,法庭的法官拥有了统一头衔——船头法官。
对“船头法官”来说,渔船、货船、舢板船都是办案场所,码头、船上都是庭审现场。去年休渔期,我将一起买卖合同纠纷的庭审“搬到”船头。庭审结束后,原告感慨,“三年了,还以为钱要不回了,没想到法官会到船上来开庭,真是太感谢了。”
掌握实情,才能想群众之所想;投入真情,才能急群众之所急。如今,我和前辈们一样,春夏秋冬、从早到晚,永远“在路上”,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看得到的真诚、感受得到的暖意,在司法为民的宏大叙事里传递着法治引领向善的无声温暖。
提炼规则时,加上一些广度
如何更好地发挥典型案例的作用?如何总结出更具说服力、更具操作性的类案规则?我开始思考更多。
两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中,驾培机构帮助挂靠教练员规避行业准入制度,极大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案件审结后,我向交通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促使主管部门开展调研工作,在全市范围内召开专题会议并发文规范驾培机构经营行为,该建议也获评南通法院2023年度优秀司法建议。
这些年来,我主审的案件获评全省法院“百场优秀庭审”,这不只是案件获了奖,更是规则得到了确立与肯定。此外,结合审判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我通过巡回审判、民法典宣讲等形式,走上讲台、走进电台,在个案之外的更广维度上发挥司法的引领作用,让案件成为案例,让裁判文书成为裁判规则。
落实改革时,加上一些力度
改革的步伐永不停歇,我始终告诉自己,只是了解改革的内容“远远不够”,要做积极的探索者、实践者。2022年,我走上民事速裁审判团队负责人的岗位,怎样为公平正义按下快进键,我在这里放上了一个加号:细化案件流转规则、统一程序认定方式和审理思路,在“要速度,也要温度;更高效,也更公平”理念的指引下,年度团队案件组织调解率百分之百,调撤率达到百分之七十。
日新月异的技术与略带钝感的法律,相互碰撞融合出崭新场景。前不久,我联合基层解纷力量,在刘埠国家级中心渔港政务中心的“融和法庭”里,实质性化解了一起借款人死亡后,出借人起诉借款人配偶和子女的民间借贷纠纷。当事人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当场履行后案结事了。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治已病”的同时“防未病”,用好智慧法院建设成果是审判执行工作提质增效的“器”,更是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的“道”。
十五年法官路,见证了我从“1”到“1+”的历程,就像要创造一条河流,我们做它的源头,在基层的基层,在一线的一线,一个案件一个案件地积累,一代又一代法院人地共同奔赴,风中登船,田间析法,我愿以赤诚热爱,完成远远不够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