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评

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戴卫民 陈命荣

近年来,我国培养高技能人才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与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需要、满足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相比还存在差距。发展新质生产力,既需要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也需要大批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客观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当今时代,经济靠科技、科技靠人才、人才靠教育,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是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础。在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这生产力三要素中,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我们需要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上发力。

实行“工学一体化”,是培养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应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通过实操实训变为探究知识的主体。要让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厂房车间学习技能,在生产一线锤炼技术,以一技之长赢得立身之本,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成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加强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让产教融合不断走深走实走远,也让学生找准人生赛道,人人皆可出彩,就业更加稳定。

构建适应新质生产力需要的产学研一体化培养体系。要强化产学研结合,加强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创新研究中心和实验室,为学生进行科研创新提供良好的平台。让人才链支撑产业链、创新链,推动“四链”即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教育链深度融合,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从发现、选拔、培养和评价全过程中推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把科技工作者、科学家请进校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养成良好的科学习惯,掌握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参与到科研创新中来。通过在大平台、大项目、大场景、新场景中育人,培养学生的思辨力、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等多方面的能力,主动创新实践“人工智能+”,将智能化技术融入教学内容、师资力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考核形式等各个方面,推动社会实现更加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2024-05-29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4249.html 1 3 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