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评

以农促旅,共绘田园诗画新景

□陈晨

近日,2024南通乡村旅游节启动。本届乡村旅游节围绕“乡情、乡韵、乡风、乡味、乡愁”等主题,在全市组织开展60项乡村特色文旅活动,全面展现各地不同的乡村风貌和特色。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乡村产业旺了、文化活了、生态绿了、治理顺了,一幅现代版的“田园乡居图”正在江海大地徐徐展开,我市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乡村游已成为我市不少市民出行游玩的主要选择。到田间地头采摘、赏乡村自然风光、品古镇历史风韵、观民俗文化表演……市农业农村局统计数据显示,“五一”小长假期间,我市休闲农业实现综合收入36519.07万元,接待游客137.525万人次。

乡村旅游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极佳表达,要挖掘乡村文化内涵,留住浓郁乡愁,激发农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生存智慧、道德规范和审美旨趣。乡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承载着乡村文化,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对这些传统文化资源,要因地制宜、分门别类进行保护。既要呵护老屋、保护古建,避免建设过程中的大拆大建,也要以“绣花”功夫进行维护修缮,保持乡土文化风情。保护之外,还要传承和有效利用,充分挖掘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地域内红色遗址的宣传教育功能,实现红色文化的有效传播。非遗文化也是乡村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借助建设非遗小镇、非遗艺术乡村等公共文化空间,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发乡村非遗文创产品,让文化遗产与人间烟火相得益彰。

发展乡村旅游,要满足游客多元化、个性化需求,不断推进乡村旅游升级。首先要加快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依据各地乡村资源禀赋,策划组织乡村文化体验活动,组织民间艺术表演、传统节庆活动、群众性文体活动等互动性活动,让游客在与当地居民的深度互动中,深入了解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获得更真实、更有深度的文旅体验。其次要发挥数字技术赋能效应。积极整合乡村文旅资源,将乡村的特色建筑、民间技艺、田园风光等文旅IP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与开发,打造乡村非遗文化体验游、智慧农业产业园等新业态。搭建“数智化”文旅创新创业平台,整合各类生产要素,推动乡村文旅同加工贸易、休闲服务等行业深度融合。最后要在个性化文旅服务上下功夫。围绕少儿、青年、老年、家庭等不同消费群体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以有品质、有温度、有特色的乡村文旅体验,赢得游客的满意和点赞。

发展乡村旅游更要立足乡土、依靠农民。农民是乡村的主人,乡村旅游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农民发展,也必须依靠农民发展。在乡村旅游项目的策划和谋划中,要征求农民意见,尊重农民意愿和首创精神,邀请农民为项目建设出主意、提意见,让产品更接地气、更有乡情、更富农味。农村有很多能工巧匠和手工艺人,在乡村旅游项目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打造特色品牌。还要广泛发动农民参与,让广大农民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乡村建设、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推广,共享乡村振兴的丰硕成果,共绘田园诗画新景。

2024-06-0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4783.html 1 3 以农促旅,共绘田园诗画新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