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罕见的南通张氏 遂生堂《投凭》

上:民国六年(1917)二月张詧(张退庵)张謇(张啬庵)等的“遂生堂”投股凭证部分页面(有2004年市档案馆章和骑缝章);下左:张謇先生题匾“遂生堂”;下右:遂生堂老药瓶。

□安铁生

谈论南通大生纱厂老股票的文章多,而知晓南通张氏遂生堂药业《投凭》者少。南通市档案馆资料类号“F001-311-50”《投凭》,是张詧、张謇为主,在1917年开办“遂生堂药业股分两合公司”出具的投资凭据,是造福南通父老乡亲、为他们健康长寿做实事的见证,体现了张謇 “先义而后利者荣”的精神。

南通著名国药老字号“遂生堂”,是“张謇于民国5年(1916)7月发起,筹资1.5万银圆,开设在原模范路12号(长桥南西河沿)的。该店规模较大、设置完善。”(《南通市志》2000版1138页)

与对外公开发行、面广量大的南通大生纱厂股票不同,遂生堂采用了特殊小范围筹资,即“遂生堂药业股份两合公司”的形式。在南通市档案馆里,至今珍藏着张氏留下的投资凭证原件。

从南通市档案馆2004年9月14日开具的《投凭》复印件(盖有“档案材料证明专用章”,此份资料类号是“F001-311-50”)可以清楚看到,当时该店的全称是“遂生堂药业股份两合公司”,上有张退庵(詧)的亲笔签名、下盖圆形“退庵”篆字印章,还盖有长方形行楷“遂生堂”章和方形篆体“遂生药材公司”章;在“投凭”二大字下面,清楚写着“股东:(第一竖行)张退庵(詧)、张啬庵(謇),(第二竖行)徐静仁、陈章云,(第三竖行)徐爵之附入小股半股,股金壹百元”;并写明“主股凭张退庵”“民国六年(公元一九一七年)二月”,说明此《投凭》立据十分规范。

作为南通人,张謇看到清末民初的南通国药行业多为浙江人、苏南人经营,不少商家为追逐利益,配方用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频现以次充好、相互压价、恶性竞争的现象。出于儒家“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的精神,决心开南通人自己的国药商店,设想办成一家能与杭州胡庆余堂、上海蔡同德、苏州雷允上等全国著名药号相媲美的,造福父老乡亲的高信誉国药店。因此不仅经办人由张謇先生亲聘,店堂正中的“遂生堂”匾(三个每字约二尺见方的大字)和门口悬挂的青龙招牌,以及店内的四扇八面联牌等,均为张謇先生亲笔所写(笔者1965年进国营南通药材分公司时目睹,可惜“破四旧”时未能保留下来,想尽方法也未找到相关照片);店堂当中还挂有鹿鹤图,喻六合同春、万物欣荣、健康长寿之意。

之所以取店名“遂生”,犹养生也,引自《黄庭外景经·下部经》:“恬惔无欲养华茎,服食玄气可遂生”,务成子注:“外为太玄,内为大渊,若如流俗,合四海源,审能服食,可得遂生。” 战国时荀子说:“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张謇还曾对人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南通人古来就讲究“顺遂”,意思是顺其自然规律发展,诸事就会合乎人愿、进展顺利,养生长寿同样如此。

药店开业之日因张謇先生德高望重,贺客盈门。“张公(謇)既寄兴在药物,(要经办叶楚桢)出示参、术、蓍、桂研讨,每三五日必一咨询。”(南通文史资料《江海春秋》中册第203页《遂生堂药店今昔》)

可惜的是《张謇全集》这一时间有关资料轶失,但在2012版439页留下民国七年(1918)张謇先生“题遂生堂画屏”。

南通张謇研究中心的专家赵鹏认为,“遂生堂药业股份两合公司”的全称相当特别。这“两合公司”绝非张姓与非张姓的合股,而是由无限责任股东和有限责任股东所组成的公司,要求它必须由一人以上的无限责任股东,与一人以上的有限责任股东共同组成。其中无限责任股东对公司债务负连带无限的清偿责任,而有限责任股东则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这就是张氏决心造福一方、办好遂生堂,勇于担当主要责任的有力凭证。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大生纱厂的股票发行量大,但现存很少。我父亲生前就曾持有大生纱厂小额股票,20世纪六十年代初被收缴,还要查是否属于资本家范围(查下来发现够不上);而遂生堂此“投凭”当年可能仅写五六份,分发给有关几位股东,现存仅此一份,所以弥足珍贵、更为难得。这里可见张謇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企业家精神,开创性采用多种方式,不仅追求利润,而且关心改善社会医药状况的新路径,并为之作出了巨大努力,亦成为研究南通商业发展历史、投资形式状况等的重要佐证。

南通遂生堂开始由张詧主管、金竞清任经理十年,其声誉卓著、生意红火。该店以杭州胡庆余堂“戒欺”为宗旨,将“诚信地经营”与“有德性地做人”融合在一起。“进货道地饮片精良,可当(南)通海(门)一方之首选”,每味药材的购进都经负责人亲自过目,张謇先生也每三五天来店堂察看,始终恪守“只求药物真实,不惜重资,炮制之术必求其精”,宁可高质高价,决不卖劣质低价之品,正如北京同仁堂名联所说:品味虽贵,必不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遂生堂集南北精良炮制技术于一家,生产的丸散膏丹“望之不甚宝贵,服之实效如神”,特别是养梅花鹿制全鹿丸,受到南通百姓的一致好评。南通许多中医开出的处方都特别指明要到遂生堂调配。后因张謇先生1926年去世、资金补充及经营出现问题,加上日寇侵占南通时期遂生堂损失惨重,改由曾为南通医院第四任院长的著名中医、常为张謇先生家看病的金聘之接手管理,直到南通解放。

张氏国药号遂生堂,一直经营到1956年11月,当年12月公私合营后,属于国企中国药材公司南通分公司管理的大药房之一,遂生堂的经营亦重新走上正轨。

2024-06-1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5578.html 1 3 罕见的南通张氏 遂生堂《投凭》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