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子
“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在乡间的小路上,赫然映入我眼帘的这8个大字,让我不由自主地惊呼“供销合作社!”是啊,南通供销合作社,一个亲切而又温馨的名字,历经60多年风雨沧桑,它在南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茁壮成长;它是一部史书,在字里行间留下了南通供销合作社人深深浅浅的足印……对于我们60后70后,“供销合作社”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这几个字是多么温暖的记忆,更何况是有着深深供销合作社情结、并与之有着不解之缘的我。
上世纪70年代,人们的生活还不富裕,供销合作社是儿时甜甜的梦。那时,镇上的供销合作社在我心里是新鲜和美好的。大屋子、长柜台、满目商品,糖果、点心、酱油、醋、酒以及花布的味道,都是那么香。我扯着妈妈的衣角,怯怯地走进琳琅满目的供销合作社柜台,满满都是诱惑:五颜六色的糖果、色彩缤纷的花布、各式各样的钟表,以及其他见过和没见过的商品。偶尔,会得到妈妈递过来的一块儿用花纸包着的糖块,那是多大的惊喜!我会一直珍藏,每次只舍得咬掉一点点含在嘴里,剩下的还用糖纸包起来,偶尔拿出来看看,都感觉很幸福。春节前,要是能扯上两三尺花布做件新衣衫,就已经提前进入新年的狂欢了。
在计划经济年代,许多商品都很紧缺,需凭票供应。供销合作社因为是独家生意,生意颇好。当时农村是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管理,供销合作社设有生产、生活、工业品等服务站,门店遍布全公社各个角落。而在人数比较多的大队,供销合作社还设有代购代销店,即“双代店”。这些“双代店”是农业学大寨运动中产生的服务农业、服务农民的“新生儿”,店员多由大队推荐、经供销合作社审批录用,大都是有文化的农村青年。“双代店”方便了群众购买生产、生活用品,还帮助农民代购代销农副产品、收购废旧物资。“双代店”一般都是早开门、晚关门,群众随到随买随卖,为供销合作社架起一条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对繁荣当时农村经济、促进城乡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供销合作社是少年美丽的向往。表哥在镇上供销合作社做售货员,我常在周末跑五六里地到表哥的店里,或是家里有人托他买东西,或是乡亲们有所求而陪同前往。除了可以得到几块饼干,我更羡慕表哥站在柜台里的那份自豪与神气,梦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进入供销合作社。
1990年,我21岁,由常德供销学校毕业,有幸成为一名南通供销合作社人。幼时的供销梦想,让我在对待工作时不敢有一丝懈怠,把为农服务放在首位。始终做到为农、务农、姓农,本就是供销合作社系统始终不渝坚持的方向。令我最为难忘的是有一年,我和晓江被抽调到严桥大队驻点支农,进驻大队后,与当地干部群众同住、同吃、同劳动。我们经常同村委一起研究农业规划、种植品种、产品收购、多种经营、农业增产增收等问题。我驻点的大队平均每人八分地,集体经济比较薄弱,农民收入单一。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我们引进了蘑菇、草菇栽培技术,设立常年收购点,提供产购销“一条龙”服务。为让有限的土地发挥出最大效益,我们还研究出了间套种方法以及在“四旁五边”地种植蓖麻、黄麻、红麻籽等,以此来充分挖掘土地的潜力,带领大队闯出了一条多种经营的路子。此外,我们还上门搜集农民的意愿,按照他们的需求,供应种子、化肥、农药、农膜及中小农具,支援他们春耕及双夏生产。
“改造自我,服务农民”,这是时代赋予供销合作社人新的历史使命。进入21世纪,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不断深入,南通供销人经历了一次次改革的阵痛,并涅槃重生。经历了多年迷茫、困惑的供销合作社,终于又要通过这一次脱胎换骨的改革,走出低谷,走上一条回归服务“三农”的大道,在这条路上,我也将努力发挥出自己的一分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