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民国时期 石港的 公路与汽运

□羌松延

20世纪初叶,随着地方实业的发展,张謇越发认识到公路运输业的重要作用。1905年春,他在天生港与唐闸间建成一条6公里长的公路。“港闸公路”的诞生,揭开了南通公路建设的序幕,为“苏省创设公路之嚆矢”,是南通及江苏省的第一条公路。

进入20世纪20年代后,连接城区与部分乡镇之间的公路建设列入计划并动工,古镇石港的公路交通由此实现了零的突破。

第一支路最早竣工

1920年,南通县署在全境修筑公路,由张謇规划确定了三条干线、五条支线。

东干线从城区直线向东,经观音山、姜灶港、余西、余东、吕四等地至垦牧区止;南干线由城区向南,经小海、张芝山、川港至海门境内;北干线由城区向北经唐闸、平潮至通如交界之白蒲。

五条支线中,有两条连接石港,第一支线由石港经骑岸、金沙、侯油榨接东干线。另为第五支线,最初规划由刘桥经四安、西亭到侯油榨接东干线,后改为由唐闸大洋桥起,经河口、五里树,过刘桥区陈桥镇、刘桥镇及四安区陈同港、花市街,直达石港镇西部。史料显示,第五支路曾“经过各区分段自造,乃其后废于半途,竟亏一篑”。而此后数年,未见复工。

在石港市董宋逸吾苦心经办下,1921年1月,当地有了第一条公路。这条经金沙、骑岸到石港的县道支线,宽2丈4尺,路面坡度为2%。根据张謇规划,县道“以砂石铺压为最固,煤屑铺压次之,惟二者需费甚巨,非一时可以措办”,故当年所建县道均为土路。

公路虽已建成,但并没有同时开通到石港的客运汽车。据《江苏公路交通史》等记述,石港的汽车客运始于1925年,由一家名为“震通”的民营汽车公司运营,该公司设在南门外长桥东堍,时有汽车三辆,运行线路中的通石班(南通—金沙—石港)为每天往返一趟,上午八时由南通开出,下午一时自石港返城,票价为大车19.5元,小车13元。

抗战期间,为阻击日军的机动车辆,包括到石港的部分公路被挖断;而沿线居民在路边种庄稼,任意挖路现象也较为常见。

第五支路好事多磨

第五支路规划后,所经四安、刘桥等区董事于1920年6月便出示县令,组织测量,调查房屋、坟茔等项,并编造预算,公推出各分段负责人。尽管“所有经过路线以内房屋坟墓,业已迁移”,但后因经费支绌,致工程陷入停顿,而刘桥段路基竟因此被“农户削阔为狭,种麦成畦”。

1925年12月,鉴于县道“绵亘数百里,交通事业,蔚乎大观。惟第五支路延搁至今,未观厥成,全县环行,为之中梗,殊为憾事”。县议员沈成林等呼吁“县署及路工处转知石港、唐闸、刘桥、四安办事处及原经办人,督促进行,尅期成功,以利全县交通”。县议事会也议决了“请县责成路工处督造县道第五支路以利交通案”,要求县署“责成路工处趁此农隙之时,派员商同唐闸、刘桥、四安、石港四区董事,按段拨夫,务于阴历年内将此第五支路完全竣工”。有关方面虽有回应,但并无实质进展。

1928年,县建设局再次将第五支路工程列为年度建设事业,并增列一条由南通经四安直达石港的第六支路,且明确均须在两年内完工。为此,四安行政局于当年4月召开局务会议,决定交建设股派员调查推进第五支路。5月底,石港行政局开会,议程包括“拟办县道第六支路,须急于计划案。议决:先行派员测量,然后会同四安行政局拟具计划书”。1929年,县建设局再次发布《南通县道计划》,计划兴筑第五支路大小桥梁等。其间虽时有《县道第五支路将建筑》《第五支路即将动工》等报道,但却迟迟不见开工。直到数年后,第五支路才修筑完工(具体时间不详),除建成自唐闸到石港的闸石路(全长28.9公里),还建造了由白蒲经江东口子到石港的蒲石路(里程为13.5公里)。至此终于补上了县建设中长期存在的一个缺口。

通石公路战后建成

在连接石港与南通城的公路中,无论是最初建成的第一支路,还是多年后建成的第五支路,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王道士乘凉——远转”。前者向东拐到金沙,后者向西拐到唐闸、刘桥,都差不多要兜一个半圆才能到石港,既费时来又费钱,很不划算。为此,修建一条更近的连接南通城的公路,是石港地方各界念兹在兹的一件大事。1928年虽规划过一条经由四安到南通城的第六支路,但却未能实施。

1935年4月,第六区(即骑石区)张区长再次拟订“由石港至四安、阚家庵向南直达县城会筑公路通行汽车之计划”,并联系县建设部门与第四区(即四安区)等有关方面。6月,第四区举行区务会议,力图解决“石港至县城经过本区,四安、阚家庵向无汽车路,以利交通”问题,但此事又没了下文,直到抗战胜利后这条公路才得以建成。

1947年《五山日报》曾有报道说石城公路夜间被破坏,“致车辆暂不能通行”(《新任第六区长今赴石港接事》,《五山日报》1947年12月12日2版)。该公路途经兴仁、阚家庵、陈酒店等处,大大缩短了石港与南通城之间的公路距离。由现存利民汽车公司开行广告可知,当年这条客运线路开通于1947年2月10日,班车每天(阴雨天停班)上午八时自东门吊桥东站发出,沿路停靠新地(即兴仁)、阚家庵、四安、林子坝(现名灵芝坝)等站,抵达石港,下午返城。可见,1928年就开始推动的“石城公路”,建成时间不晚于1947年2月。

1947年3月,又有江苏省公路局南通车站“为发展通邑交通及便利行旅起见,特自江南运来客车多辆”,增加东台、石港、石庄等线班车,其中“石港班车,每日往返一次,上午七时半由南通开出”。后因战事又起,该公路(主要是四安至石港段)反复被挖断、修筑,以致大小车辆经常无法通行,但和平时期的这条公路与客运线路从此成为石港人驾乘车辆往返通城的最短路线,至今依旧,不觉已近80年了。

另需补充的是,1947年6月,南通县第六区署奉县府令饬,“兴建金沙至石港公路之十总店桥梁”,当时“已可通车金沙之二窎公路,经骑岸、十总店至二窎亦已通车”,即石港与东部乡镇也通上了公路。由此可见,民国末年的石港陆路交通,已经相当发达了。

2024-07-04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7776.html 1 3 民国时期 石港的 公路与汽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