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连日来,受梅雨带影响,我市连续遭遇较强降雨过程,为有效防范极端天气下的城市内涝灾害,我市打出“建、管、养、抢”组合拳,通过提升排水防涝设施、升级智慧管养手段、强化联动预警处置等,推动城市排水防涝提质增效,全面筑牢城市防汛安全屏障。
南通沿江主江堤全长167.3公里,每到夏季防汛形势尤为严峻,加上梅雨季节梅期长、雨量大,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易发。面对潜在的风险隐患,我们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睁眼睡觉”的警觉性,全力以赴,闻“汛”而动,筑牢防汛“安全堤”,全力守护江海安澜、人民安宁。
筑牢防汛“安全堤”,要下好预警“先手棋”,打好预防“主动仗”。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以党建引领激发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筑牢城市防汛的“红色堤坝”。扎实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强化会商研判,加强隐患排查,建立直达基层责任人的“叫应”机制,特别要做好“最后一公里”预警。严格落实防汛工作各项责任制,不断完善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责任体系,确保责任落实全覆盖、无遗漏。把防汛工作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作用,健全市、区、街道、社区四级城市防汛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防汛责任体系,细化任务清单,确保防汛工作无盲区。
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汛期雨量比往年增长约30%。随着汛期的到来,我们要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抓好防汛各项工作。通过认真排查风险隐患,建强各级应急指挥体系,确保上下贯通、一体应对。对城市防汛组织领导、灾害防御、抢险救援、物资保障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对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进行再要求,对灾害事故紧急信息报告制度进行再明确,以万全准备确保万无一失。
近年来,机器人精准探测管网隐患,CIPP非开挖技术给管道进行“微创手术”,“智慧系统”全方位监控城市排涝情况……在许多城市防汛工作的第一线,众多“硬核”科技集中亮相守护城市安全。我市市政部门也升级智慧管养手段,运用二维码和互联网技术,为全市1875个雨水排口发放专属“身份证”,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管理。为了使防汛工作“耳聪目明”,我们要借助智慧“大脑”,综合运用信息化科技手段,为防汛工作提供“第一手”精准数据。打造“人防+技防”立体式巡查新模式,投入使用多功能巡查无人机系统,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险情,把各类风险隐患消除在成灾之前,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城市安稳运转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