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城市记忆

赵丹原籍真是镇江吗

□赵一锋

赵丹(1915—1980),江苏南通人,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的原籍一般被认为是山东泰安肥城,他两岁随同父亲由扬州迁居南通。而南通文化学者朱漱梅先生的诗文集《百岁集》中《关于赵丹的原籍》一文考据赵丹原籍为镇江。

朱漱梅先生原籍镇江,听祖辈说赵丹的父亲赵子超为镇江人,原在南大街开一爿茶食店,后来在南门东创办南通剧院。朱先生认为,镇江人在外多开茶食店,故赵子超以开茶食店为业实属正常;镇江丹徒民谚“南有朱张,北有赵王”,赵姓为丹徒望族,赵子超与辛亥革命元勋赵声为同族,极有可能是避太平天国战乱渡江到南通州落户的。至于外界认为赵丹家原籍山东,则是由于其父赵子超行伍出身,系北洋时期驻守南通六十七混成旅张仁奎部营长,当时人认为当兵的多为山东人,故赵子超被认为是山东人。

丹徒大港赵氏为赵匡胤的后裔,系宋太祖六世孙赵子褫在北宋靖康年间由北方南徙到京口,繁衍为当地望族。大港赵氏人才辈出,有大儒赵曾望及其子赵宗抃、辛亥革命元勋赵声、民国中将赵启騄、银行家赵祖望、画家赵无极等等。

朱漱梅先生认为赵子超是镇江人,和赵声为同族,赵丹家族属于镇江丹徒大港赵氏。若赵丹真为大港赵氏后裔,无论对于丹徒还是赵丹家族都是一个重要发现。一则丹徒又添名人,二则赵丹竟是宋太祖后裔。

太平天国战乱导致大量镇江府难民渡江来到江北扬州府、泰州、南通州及如皋县避难,这部分人被当地人统称为“镇帮人”,笔者小时候还会听老人说某某人家是“镇帮人”。镇江人在江北主要从事典当、钱庄、茶食、烟草、锅席等行业,身处外地的镇江人抱团取暖,很多地方还建有会馆,如皋清末就有“京江会馆”,京江即镇江。镇江丹徒大港赵氏避战乱,一部分到达直隶通州及属县如皋。赵曾望著《江南赵氏楹联丛话》,载其家族咸丰十一年(1861)由丹徒迁通州如皋县再分发至掘港场,大部分亲戚都到了掘港。过去“镇帮人”身处外地,尽管生活了几代,依然对故乡镇江有归属感,尤其是修家谱这样的大事,都会出钱出力。赵曾望1861年随同父亲赵克如到如皋东乡掘港场,1913年去世,前后断续40余年,始终与丹徒老家保持联系,以侨士自居。光绪二十八年(1902)大港赵氏庆三公支重修分谱,赵曾望为新谱作序,1908年谱成后又作跋。赵声父亲赵蓉曾为清末贡生,乡间塾师为业,1913年主修《丹徒大港赵氏文翕分谱》十卷,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笔者请大港赵氏族人查阅《丹徒大港赵氏宗谱》《丹徒大港赵氏文翕分谱》等,谱载赵蓉曾为大港赵氏第三十世,赵声为三十一世,并未找到赵子超的相关信息。如果赵子超确为大港赵氏后人,又传为赵声同族,则1913年赵声父亲赵蓉主修《丹徒大港赵氏文翕分谱》时,必然会有关于赵子超的信息记录。2003年大象出版社《赵丹自述》第一章“小时候”一节:我是山东人, 从小生长在江苏省南通县。这是赵丹亲口说的,诚然无误。

民国17年(1928),赵丹父亲赵子超等筹建新新大戏院,演戏剧,兼电影放映,与社会名流多有交往,逐渐在南通成为“头面人物”。或许赵子超在某些公开场合与在通大港赵氏族人称为本家,“镇帮人”也“懒得”澄清,一来二去以讹传讹,赵子超成了大港赵氏族人,朱漱梅先生听祖辈说赵子超为镇江人也就“有出处了”。

山东肥城也好,江苏丹徒也罢,南通无疑是赵丹艺术的起点,他后来在电影方面的造诣与钟灵毓秀的南通息息相关,赵丹晚年曾经回忆道:“我是喝濠河水长大的,南通是我的故乡,是我艺术的摇篮,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2024-07-25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79811.html 1 3 赵丹原籍真是镇江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