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谔
有意义的人生,不会是他人代为规划与赠予的结果,只有靠自己去思考、选择、探索、实践与争取。
早在三四年前,我就有这样一个念头:60岁左右,写一本类似谈艺录这样的书,办一个个展。认真总结,再谋将来。
2024年8月10日,我的个展和新书首发式在南通日报社举行。8月12日下午,送两个远道而来的朋友去火车站,时风雨大作。回家后即小睡,醒来时脑子里泛出以下几个词:坚持、诤言、跨界、余暇、宁静。
我开始学书至今已有40个年头,中途“抛荒”过四五年。与我同时起步学书者中有才者不少,后来有的因被他事分占了精力而时断时续;有的因境遇过顺而醉心于世俗之欢;有的因坎坷困顿而放弃了早年的追求;也有的因迟迟不见理想的硕果而罢笔收摊。古人说读书做学问犹如掘井,宜专注一处,见水方罢。如果说我今天小有收益,主要是得益于“坚持”二字。
40年前我向往艺术的大海,至今仍跋涉不止。途中困惑甚多,幸得数位恩师提点,少走了不少弯路,如果没有这些“外因”的加持,凭我一己之力,即使再面壁10年,未必能有开窍之日。
求学过程,交流必不可少,能发诤言者方为真友,诤友的话直率无忌,可能逆耳,然有益于己。但诤友之言不必照单全收,更不必迅即履行,宜细加分析,结合自身体察,择适者而从之,遇不适或未必正确者则用于警醒自己。
开幕式上,市文联张华主席的“跨界”一说引起了广泛共鸣。任何一种艺术,都不可能是孤立地发生、发展和成立的,是多种因素互相作用、融合后的结果。法不孤起,仗境方生,何况一艺之成?艺术家的跨界,实际是更为广泛的涉猎,是更为深广的筑基和更为坚实的垒土,是打破不同艺术间的界限、寻找更多孕育新样式的可能。书法艺术展示的如果仅仅是写字的技巧,势必会由单调而最终走向积弱僵化。艺术只有进入社会文化的大疆域,才会海阔天空。8月11日上午,又与十月书会的七位成员在市图书馆参加“与书法名家面对面”活动,我惊讶地发现,那七位同仁,竟然也都是跨界之人。
学生时代,老师常对我们说:“时间犹如海绵里的水,你挤它就有。”一个人工作再忙,总会有点余暇,余暇如何度过?是东游西荡还是开卷获益?是百无聊赖还是定下心来从点滴做起?选择不同,10年、20年后的人生状况也会不同。有意义的人生,不会是他人代为规划与赠予的结果,只有靠自己去思考、选择、探索、实践与争取。
偏向于文化、艺术、科学的人生,应该是一个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宁静状态的人生。在宁静中不断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