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又盟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当下推动绿色出行的重要力量,与此相应的是,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速度得到显著提升。根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公共充电桩数量已达312.2万台。
每一个新鲜事物的发展,都是伴随着问题的不断出现与解决,从而实现螺旋式上升。作为近几年快速发展起来的新兴行业,公共充电设施的管理和服务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与不足,比如充电车位被占用、收费标准不统一、充电桩故障频发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充电体验,也制约了公共充电设施的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优化举措,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对于公共充电服务的需求,成为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
优化公共充电服务,需加强运行管理。今年上半年,南通部分老旧小区、安置小区的公共桩陆续投入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居民们发现,充电场所车辆停放混乱,不仅有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还有部分新能源车在充电后仍然停放占用充电桩。究其原因,是小区车位紧张所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对于充电设施的管理不够得法,没有让居民和用户形成良好的使用习惯。对此,可以采用智能化管理,通过设置联动地锁、加收超时占位费、智能信息提醒车主等措施,在培养用户使用习惯、提升设施利用效率上有所突破。
强大的维护保障能力,是充电设施可持续健康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优化公共充电服务,离不开技术支持。日常维护不到位、故障解决不及时、服务响应能力不足等问题,导致有些充电设施存在“有桩无电”现象,影响用户体验。需要在技术保障上持续发力,建立一套高响应度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包括用户指南、故障报告、维修响应和后续跟踪等,不断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要注意网络维护,及时更新充电设施的状态信息,实施常规维护保养计划,确保设施运行安全可靠,满足用户的充电需求。
从长远发展来看,统一的业务标准将有助于行业的规范化发展。目前市场上,不同的充电站或者充电桩之间存在不同的充电价格,同一品牌充电单价也有较大差异,给车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和不便。要推进充电费用标准化与透明化,充电桩充电费用、服务费用、停车费用、超时费用等明码标价,确保价格体系公开透明,增强消费者的信任感。此外,运营商和新能源车企要加强合作,在快充技术标准上加强匹配和统一,解决充电速度慢、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提升公共充电设施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
服务无止境,用心方致远。新能源公共充电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是让新能源汽车跑出绿色动力“加速度”的关键一环。面对发展进程中的各种挑战,政府管理部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充电设施运营商需要共同努力,通过技术创新、服务提升,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