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谔
只要愿意拿出全部真情,向艺术作“身不由己的倾注”,一定会打动那些有缘人。
前不久,我在南通日报文化艺术中心办了一个个展,设计作品标签时,顺手加了“创作背景”一栏。布展时填标签,方知道是给自己添了麻烦,好在创作这些作品的缘起与过程都仍清晰如昨,只要用最简短的语言据实填上即可。
开幕式那天人很多,后面几天观展的人很少。有意思的是在这很少的人中,竟有数位就这次展览写了文章并拿出去发表。有一位作家朋友给我发来微信说:“我不懂书法,然而觉得你把情感倾注线条,而且是身不由己……”他对标签上的“创作背景”也很感兴趣,还拍了照。
撤展时我特意收拢标签,依据“背景”把作品归类。展览共展出作品85件,去掉印屏与册页(因这两种形式一件中常包含有多件,或分多次完成),尚有书画作品66件。归类如下:
以参展为目的作品8件。创作此类作品,虽然内容可以有所选择,但毕竟形式、风格等不能随心所欲。
在较长时间没有创作活动的情况下,为避免懒惰成习,我会给自己下达创作任务,有时写着、画着便进入了状态,但总体来说这类作品一般都显得比较正式,计有14件。
临摹学习新碑帖,特别是汉简、章草、小篆等,尝试运用于创作,或用其字法、或仿其风格大意,这类作品有4件。
读古诗文至得意处,常身入其中,欲以书画之形式给予表现,形随意走,境由心生。例如《桃源一向绝风尘》一作,创作背景一栏我填曰:“戏笔。人生如‘戏’之‘戏’。”当时内心五味杂陈,此“戏”比“真”还真,此类作品有7件。
又有兴来欲书一类,11件。“兴”由外部引发,先兴后情,情随兴起。
又有抒情寄寓一类,19件。内心激情涌起,亟欲表达,先情后兴,情兴交融,此类作品多具深度与厚度。如国画《秋荷》,在背景一栏我填道:“每一段时间之生命,都有其独特的美,只要你够自信。我想。”
再有一类,或是在笔会上忘乎所以,或是日常时无意的涂抹,有3件。
我性不耐烦,喜欢“大写意”,即使是楷书、隶书作品,也一挥而就。此次展品选自2002年至2024年上半年间的创作,平均到每一年只有三四件作品差强人意,艺术创作之艰辛由此可见。
我虽不能像那些长于精心设计者那样给人愉悦、让人赞叹,但我深信:只要愿意拿出全部真情,向艺术作“身不由己的倾注”,一定会打动那些有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