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建国
据文献记载,南通最早的方志始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其后历代均有修纂,绵延不绝,颇具规模。历代修志,一般由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担任主修,亲预其事,并延聘各方才学渊博、熟知邑情的名人贤士通力协作,共同完成。
南通宋代方志基本已亡佚。阮琳纂通州《旧图经》、杨阜纂《通州图经》仅有残章断篇散见于南宋王象之著《舆地纪胜》。书中卷四十一引“《淮南东路·通州·古迹·三虎化船》”;同卷《淮南东路·通州·风俗形胜》文中注“崇宁中郡守杨阜作《通州图经》序”。《舆地纪胜》转记通州《旧图经》《通州图经》的内容,涉及形胜、风俗、建置、沿革、疆域等,其中形胜类于今之概述,风俗类于今之司法。
孙昭先纂《淮南通州志》十卷,又名《淮南通川志》,为南通第一部州志,版本失传。孙昭先,南宋龙溪人,淳熙进士,开禧三年知通州,此志即纂于任上。《舆地纪胜》《宋史·艺文志》《永乐大典》、万历《扬州府志》等均引用了此志,内容涉及建置、沿革、疆域、仓储、人物、城池、市镇、官署等,资料翔实,记述鲜明。
明代,南通七修州志,五佚二存。永乐《通州志》一卷,永乐十六年严敦大修。景泰《通州志》一卷,景泰五年孙徽修。弘治《通州志》二卷,弘治四年施纪修。以上三志均亡俟。
嘉靖《通州志》由直隶扬州府通州知州钟汪修。钟氏,南海人,进士出身,奉训大夫。嘉靖七年,钟汪赴任伊始,首询图志之事:“以观风土之宜,察民物之故,征治化之实。”言及方志,钟汪曰:“夫志何为者也?夫志备物轨昭典刑,以辅于有政者也……是故,于地理知所以慎固焉,于物产知所以樽节焉,于宫室知所以固革焉,于典礼知所以崇重焉,于风俗知所以移易焉,于官政知所以体悉焉,于职官知所以法戒焉,于人物知所以表章焉,于辞翰知所以考照古今焉。循之以施于政也。”然而,“通州旧志,世远无传”,唯有弘治四年所修州志尚存,却是“讹缺殊甚”。钟汪慨叹不已,特聘福建莆田举人林颖、通州学正陈待科、训导张绅、卞玉庐、金润、生员丁铁等,以原通州举人顾磬“具稿而未成篇”的实录为基础,“旁搜芟补,采辑稽考而成”。钟汪为书作序付梓。嘉靖九年刻印成册。
嘉靖《通州志》四卷,嘉靖三十三年黄国用、吴桂芳修,丁铁纂。由丁铁自序。此志亡佚。
嘉靖《通州志》八卷,嘉靖三十八年喻南岳、李汝杜修,钱峰、江一山纂。有李汝杜《序》、马坤《序》,此志亡佚。
万历《通州志》由通州知州林云程主修而成,林氏,字登卿,福建晋江人,进士。以刑部郎出任通州“凡三载,政修人和”,其间,稽查古时图籍,见“州志久不修,文献莫征”,遂于万历五年初,聘浙江鄞县人沈明臣、州人陈大科、顾养谦等,同心协力,力主成卷,“仅及岁而志成”。刑部尚书王世贞为其撰序。
清代,南通所纂州志六存一佚。
康熙通州志编修只有三年却历经坎坷。康熙九年知州王宜享到职,王氏,字伯贞,陕西华阴人,进士。王氏深谙修志辅政的重要,曾数番考州志。时逢廷“上喻纂修通志”,王氏“奉命不敢后”,即聘请通州庠生范国禄从其事。康熙十一年,康熙《通州志》二十四卷终成,范国禄“镂板呈样本”,“为有力者所构(毁),范自削其名,投书而去,王志卒”。王宜享“不敢以一邑之缺略,少致罔上之愆”, 急聘钦赐进士王傚通、举人王兆陞、孙魁宗、李遴等共襄其业,于康熙十三年修成。
乾隆《直隶通州志》由江苏直隶通州知州王继祖修,与康熙《通州志》相距八十年。乾隆十八年四月,王继祖聘翰林院检讨夏之蓉、通州贡生丁有煜,廪生王原、陈瑞,泰兴县廪生戚贻壮,如皋县廪生范景颐,监生冒春荣等二十多人在书院设馆开局。王继祖“数过馆中,与同纂诸子商榷。去取厘,正误缺,不以私废公,不以疑饰信,务使据实笔削,言不过则”。乾隆十九年四月志成,王继祖作序。乾隆二十年刊毕印行。
道光《江南直隶通州志》十七卷,顾鸿修,李琪、杨廷撰纂,道光年间仅刻成七卷,原稿本已残,仅存一卷。
咸丰《直隶通州志续编》,冯云鹓纂,记事至咸丰四年,已残,存人物、选举、艺文三篇。另有《州志辑要》,王沙氏辑,稿本。
光绪《通州直隶州志》,同治四年和十年先后任通州直隶州知州梁悦馨、同治十三年任通州直隶州知州莫祥芝修。梁、莫二氏深感“欲有以昭法戒,备兴观,究利弊,窃以为当先于志书求之。乃郡邑志书,往往因循失修或迟至数十百年之久,往迹就湮,采辑愈难,不知者忽焉,知之者畏焉,文献无征,遂使古之时可为借鉴之事,后人皆茫然焉,岂不惜哉!”于是对道光《通州志》“详加搜讨”,即于同治七年“设官局,聘名士”,特邀四品卿翰林院编修季念诒等四十九人,共谋州志。梁、莫二氏“时过馆中,与诸君商订大略”,并与同纂诸君以百余年来记载,加以网罗采访,订正旧志。取旧志所载,删其繁、正其讹、补其缺。经过八年寒暑,于光绪元年完成了这一鸿篇巨作。
光绪《通州志补正》,民国版本,无撰者姓名《补正》末附有张謇民国元年8月手记,推测可能为张謇所修。《补正》记事止于民国元年,征引经、史、子、集近百种,其中不乏难觅者,有些今已不传,凡所用引,皆注明出处。
《江苏通志通州属志稿》十卷附录一卷,金铽纂。全书以新增旧志所未收、补充旧志所遗漏、纠正旧志所误记为宗旨,新增、补遗、纠正均于志中注明,眉目较为清晰。
清末民初,南通地方实业兴起,修志事宜未曾中断。民国元年,张謇出资聘请范铠主笔编纂《南通县图志》。民国三年范铠初稿未竟,辞职离通,修志亦停。民国十年张謇改聘孟森参与续纂、增订,将《南通县图志》编定二十四卷,并陆续付印。至民国十四年,刊出十六卷,即第三至第五、八、十卷,第十二至第十七、十九、二十卷,第二十二至第二十四卷,其余未刊行。民国三十一年,范氏后人范彦份与俞起人、束曰琯等,将范、张两稿整理综合,按张謇所订二十四卷本框架定稿。此志不少部分颇能革新。至此,南通旧志编纂终结。
“作史难,作志尤难。”但在通州历史上私家修志的也不乏其人。南明弘光元年邵潜撰《州乘资》,清乾隆年间汪嶪《州乘一览》、金榜纂《海曲拾遗》,嘉庆年间徐缙续补《海曲拾遗》,道光年间徐缙、杨廷撰纂《崇川咫闻录》及光绪年间排印的《海曲方域小考》等。此外,还有万历《狼五山志》、乾隆《南通州五山全志》、同治《两淮通州金沙场志》《两淮通州吕四场志》等一批专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