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阅读

谁持彩练当空舞

——透视《透视:信访与群众工作》

□刘正强

随着社会的变迁、政治的演化与法治的进步,信访活动、信访工作、信访运行等亦呈现出时而潜移默化、时而跌宕起伏的特点。擦亮与刷新信访是一些学者、官员无日或忘的使命。南通市信访局副局长成云新的著述《透视:信访与群众工作》(以下简称《透视》)就是这种努力的一个成果。

多年来,信访制度一直处于毁誉、褒贬的风口浪尖上。《透视》对中国基层信访运行乃至信访理论具有通透性的理解,我从事信访研究十数年,自以为对信访的掌握尚可,但云新其人、其书、其思考、其境界,使人耳目一新。

本书勾连古今、鉴往知来,有相当的历史视野

信访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首创的一项民意收集与整理制度,历代一些制度也具有类似的理念和主张,但与近代西方民本主义,特别是当今我党执政理念中的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思想存在着很大差异。《透视》具有历史视野和反思精神,对古代执政思想多有引述和阐释,如引用《尚书·泰誓》“天矜于民,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及张居正“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的内容体现了重民、爱民、养民、惠民、教民、使民的朴素思想。作者尤其用《道德经》关于“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的论述,来比拟信访工作的发展历程也经历了轻关系而后联系、轻联系而后事项、轻事项而后维权、轻维权而后维稳等过程,具有启发意义。

本书登高望远、继往开来,有高度的政治自觉

信访部门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倾听呼声的窗口、体察民情的途径,这是信访制度的优长所在,如果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就降低了信访制度的功能和定位,使其混同于一般制度。对此,云新的认识是到位和深刻的,他提出:“信访工作作为群众工作的组成部分,也属于寻求和建立共识的基础性活动,而非定分止争的工作。而且定分止争工作是需要很强的专业素养和能力的,也是需要威慑力、强制力作为依靠的,未经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是承担不了的,甚至会南辕北辙。因此不能把信访工作混同于法治工作,不能要求信访工作来定分止争,更不能指望信访工作来化解所有矛盾。”不过,他感到忧心的是,目前作为核心的信息工作、作为首要属性的政治工作、作为外显属性的群众工作都有所淡化。他对法治与政治关系的理解也很到位,“就权利救济来说,信访工作的最终目的,不是让群众相信‘信访’,而是要让群众相信我们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最终要靠法治解决问题”。这种境界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本书触类旁通、信手拈来,有清晰的辩证思维

云新的思想并不保守、僵化、教条,而是多有涉猎、触类旁通,比如他用矛盾论、实践论等观点描述信访现象、分析信访问题、探究信访治理,具有一定的说服力。比如,他提出救一弊往往也会生一弊,纠一偏常常也会起一偏。即在所谓理性的指导下,有选择就必定有冲突,有便利就必定有优选,有偏差就必定有攀比,有可能也必定被穷尽。也就是说当信访处理的随意性更大时,投机性信访的比例也会更大,当持续上访能取得额外好处时,上访老户才会不断涌现,当进京越级上访没有代价却会提升受益的概率时,进京越级上访也才会持续增多。他对信访中“事”与“人”的辩证关系的把握也十分到位,表面上,群众大都因“事”而来,但根源上,却大多因“人”而异。即信访人起先大都是为一个或一些具体的事项向干部求助或申诉,在得不到支持后,可能会转向指责相关干部作风态度方面的问题,由处理事转向指责人。只要有人的主观参与,一件事情发生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有无数视角,人的自由意志就是其中最大的变量。

本书深入浅出、娓娓道来,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云新是做信访实务工作的,他提出:掰开信访看信访、顺着信访看信访、跳出信访看信访,书中关于信访的真知灼见比比皆是。比如,对于找领导、批条子的传统做法是不是“人治”,是不是“权大于法”,他指出“有事请领导干部出面解决问题,并非就是‘批条子’‘搞特殊’,也不是推崇‘权大于法’。‘找领导’办事的正确打开方式,都应是推动百姓操心事、烦心事顺利进入‘程序’体系和‘法治’框架,依法推动问题解决。也可以说,站在台前的是领导,真正解决问题的其实是党和政府在法治框架内的有序运行体制。找领导办事,实际上找的是党和政府;群众‘信’领导,本质上‘信’的是党和政府能够在法治的框架内,公正地解决好民生问题。”他进而认为“仅仅希望以扩充信访部门的权力来消解群众信访困扰的做法,不仅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而且必然会对现行国家政治体制内部、国家各个权力机关之间的权力配置格局和既有的法律制度造成破坏,从而造成危害国家核心政制的后果。”再比如,他认为信访系统不应是国家的消化系统(即化解功能)——那是立法、执法、司法以及纪检监察的职能——而应是国家的神经系统,既是传递社会感觉的通道,也是汇集社会智慧的渠道。

总之,《透视》至少有两点让人佩服:一是对信访制度的理解和把握通透,其境界既可与中央群众工作的理论无缝对接又扎根基层,真知灼见喷薄而出,作者对西方心理学的一些前沿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运用自如。二是文笔优美、金句迭出,既可算是学理著述,又具有散文、随笔的风格。不夸张地说,本书可以成为信访领导的案头书,信访工作的入门书,信访研究的必读书。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中国社会学会法律社会学分会常务理事、上海信访学会会员)

2024-10-12 ——透视《透视:信访与群众工作》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6898.html 1 3 谁持彩练当空舞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