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交通先行。眼下,海太长江隧道建设正酣,预计2028年建成通车。海太长江隧道是我国2025年前重点建设的公铁复合过江通道,起自海门区沪陕高速,终于太仓市沪武高速,全长约39.2千米,其中过江隧道长约11.2千米。作为公铁两用过江交通工程,海太长江隧道是通常高速、如通苏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通“八龙过江”格局中的第五条通道。“万里长江第一隧”建成后,从海门可10分钟穿越长江、直抵苏南。
跨江融合、交通先行。海门抢抓机遇、顺势而为,提出了打造“全域构环路、高架连高速、畅达通沪苏”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体系的目标,加快构建以1个空铁枢纽为龙头、2条城际铁路为核心、3个过江通道为支撑、“两横两纵”高速为依托的立体式交通枢纽格局,重点实施“外畅、内联”工程。
大交通建设畅通的不仅是道路,更打通了区域经济交融的动脉。近年来,海门充分发挥“好通”的磁场效应,深层次对接上海、宽领域融入苏南,加快构筑“共同生长”的发展格局、“一体两地”的协作平台、“同质同效”的政策环境,全力打造对接沪苏桥头堡。
近几年,海门招商板块的工作人员察觉到一个新变化,许多客商在与他们洽谈中,问得最多的不再是优惠政策,而是区域规划。如今,交通规划图、地理区位图、产业布局图等成了他们招商引资的必备“法宝”。
去年6月,上海电气集团将光伏产业投资项目落户海门。对于为何“落子”海门,上海电气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海门与上海地缘相近、人文相亲,发展势头良好、潜力巨大,一直是上海电气集团特别关注的区域。未来多条交通要道通车后,企业到上海的跨江距离可减少四五十公里,物流成本和管理成本也将大大降低。不仅仅是上海电气,近年来,中天绿色精品钢、艾郎风电、皓晶玻璃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跨江北上;上海浦东软件园(海门)创新基地、上海海洋大学(南通)高等研究院、上海交大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产学研合作项目也纷至沓来。
海门把产业联动作为跨江融合的重中之重,聚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组建苏南、上海招商局,定期在上海、苏南举行专题招商推介活动,探索共建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信息化共享平台,精准嵌入产业链条,主动承接上海城市非核心功能疏解、苏州产业转移扩张。
学习借鉴上海、苏州在营商环境方面的先进经验,海门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70条”,创新搭建企业家沙龙、问题诉求反馈等交流平台,实施三级干部挂钩服务企业、项目制度,与上海市普陀区、杨浦区、青浦区及无锡市锡山区等地区开展政务服务跨区域合作,持续推进落实20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通办”,160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跨区域网上通办率达100%。
近年来,落地海门的重大项目80%以上来自苏南和上海,海门正成为上海、苏南企业战略性布局和升级型搬迁等优质资本落子的第一选择。这些项目的成功落户,极大提升了海门制造业水平,增强了海门工业经济发展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