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祥
曾经市里文化界的一些人士,对原有的童子音乐如何保留、如何使用、如何发展,是有不同想法的。
一部分人认为童子音乐已经过时,倾向对童子音乐大动手术、大幅度改造,逐步走“新歌剧”的道路。这种改造在当时曾一度推动了童子戏向都市文化发展的进程。
另有一些人希望保留童子音乐的原腔原调、原汁原味,不希望对其过多过大地动手脚,以为童子音乐若离开了生它养它的水、肥、土壤,就会成为一棵无根之苗,渐渐失去原有的基调和乡土魅力、平民气息以及南通的风情风韵,以致渐渐失去原有的铁杆戏迷和观众。
我曾在1981年4月21日《南通市报》文艺版上《谈通剧》一文中表示,童子音乐已历经百年以上的锤炼,基本定型,而且在城郊远近能唱上一段的“知音”比比皆是,以不改为宜。如果改成了“通歌”,反而不好。欢迎大家与我探讨。
左图:当年剧团的节目单;作者在《南通市报》上发表《谈通剧》一文。
20世纪50年代,在党的“双百”方针指引下,文化艺术工作一片欣欣向荣。
革命战争年代,坚持在南通城近、远郊的兴仁、四安、石港、英雄、刘桥、平潮,以及金沙、骑岸等地浴血奋战的革命前辈中,有许多同志植根于这片土地,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充满醇厚乡土气息、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戏曲——童子戏情有独钟。由刘光、沙衡等老同志倡议,经过时任市委宣传部部长曹从坡、市人民委员会文教科长徐冬昌、季茂之等同志的努力,1957年成立了一个市级水平的南通市业余童子戏剧团。
经过一年的摸索和运转,在业余戏剧团的基础上,由政府发文于1958年10月正式组建了南通市童子戏实验剧团,1960年5月更名为“南通市实验通剧团”。市文教科剧团配备了得力干部和管理人员,季歇生、贾佩峰、黄炳文、张清华、朱锦泉、万灿远、周锦堂等一批同志曾先后在剧团工作过。在他们的带领之下,剧团的各项工作、演出业务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使南通的童子戏演艺事业走上了一个新的阶段。
剧团几乎集结了童子戏唱、念、做等表演艺术上极有造诣和个人特色、扮相和嗓音都深受观众青睐的一批童子戏艺人。他们中有王金生、陈映田(陈泉)、李金玉、李步高、陈瑞生、陈桂林和陆桂英等人。
童子戏艺术中最主要、即最能吸引观众、打动观众,能让观众如痴如醉忘掉一切的,是童子的唱功和嗓音。可以说,当时南通近、远郊的观众喜欢听童子戏的那股劲儿,毫不低于“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的东北老乡。
副团长王金生唱的童子调高亢豪放、潇洒飘逸,听了以后让人痛快淋漓、浑身舒畅。演员陈映田则各种曲式曲体的童子唱腔信手拈来,演唱雍容华丽、珠圆玉润、棱角有致。李金玉对南路、东路的童子曲牌运用自如,唱的童子调委婉、缠绵、甘美、深邃,像涓涓细流沁人心脾。其他的童子艺人也都是行家里手,各有妙招。剧团就是一个童子戏人才荟萃之地,他们都可称观众心目中的明星。
剧团借住市文化馆大成殿后中院及泮宫桥旁的两层小楼,日常练功、排练以及市区小型演出都在文化馆的小剧场里进行。几年下来,剧团除了演绎童子戏中素有观众口碑的一批古装传统戏剧目(如《李兆庭》《秦香莲》《珍珠塔》等)外,也挖掘和抢救了一批濒临失传的老童子戏剧目,如《陈英卖水》《王清明合同记》《秦雪梅吊孝》等。与此同时,还创作和排练了一批反映新社会、新生活、新思想的现代剧目,如《抢伞》《丰收之后》《水稻大王》等。演出使用的服装、道具、灯光、布景等也是设法不断创新,老观众们反馈过来说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剧团还逐步吸收了一批新型的文艺青年,又从市歌舞话剧团、越剧团、南通县文工团选调人员,充实队伍。
1959年12月的江苏省地方戏曲观摩汇报会上,童子戏首次走出南通,登上南京的省级舞台,上演了由刘海铭、汪巧主演的现代戏《上河工》。
1960年7月剧团的中型现代戏《绿野红花》在南通专区第四届现代剧会演中荣获创作奖和演出奖。
1961年由孙大翔编剧、李少麟编曲,吴健、罗浩、易纪导演,刘海铭、陆瑞芝、汪巧、易纪等主演的大型五幕现代戏《好书记》,不仅演员阵容宏大、乐器配置丰富,还首先在童子戏演出中使用了小提琴、大提琴、扬琴、木管等,舞美也突破了旧的框框,使得全团演艺水平上了一个档次。该剧上演不久,团里就接到省宣传部门的通知,赴南京为中共江苏省委扩大会议进行了专场演出。
1963年7月,剧团在人民剧场(现更俗剧院)上演大型现代童子戏《杨立贝告状》,连演37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剧团还先后深入到33个人民公社巡回演出了《好书记》《李双双》《白毛女》《夺印》《活捉罗根元》等10多个现代剧目,演出384场,观众达18.3万多人次。
南通市实验通剧团在前后长达7年的时间里,不仅丰富了南通观众的文化生活,让众多的童子戏迷们能经常欣赏到自己喜爱的乡音、乡调、乡曲、俚语,同时也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民间戏曲方面作出了重大深远的贡献。
由于时代等一些复杂的原因,剧团1964年9月撤销解散。
树欲静而风不止,市实验通剧团虽然停办,但是我市近郊和通州区童子戏的演艺活动并未停滞下来,他们以顽强的生命力不断在延续滋蔓。在广阔的江海大地上,为数不少的民间演出团队顶着烈日、冒着寒风,足迹遍布城区和大小乡镇,既满足了广大童子戏迷听戏的愿望,同时也让童子戏这一朵江海平原的民间艺术之花代代相传。
1977年4月,市文化馆通剧小组创作和排演了《换筐》《喜搬家》《三家亲》等现代小戏,同年12月,小戏《谁住这间房》参加了省业余文艺汇演,获创作奖和演出奖。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有力保护,童子戏又获得了新生。通州区及南通市非遗保护中心通过调研、整理,分别把童子戏向省、国家非遗保护机构进行了推荐和申报。2006年,童子戏入选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当年在市实验通剧团工作并作出贡献、陪伴了童子戏演艺事业一生的老童子中,有的后辈继承祖业,继续活跃在童子戏的舞台上。如李金玉已离开我们二十多年了,然而他的两个孙女李美芹、李美华继承了祖辈的才艺,活跃在童子戏的演艺活动里。李美芹先后被授予通州区和南通市的“非遗项目童子戏传承人”称号。
我市非遗保护部门在开设多个展览基地的同时,开办了多个传承基地。不仅向社会和广大市民开放了一扇宣传和展示的窗口,也给予了众多非遗传承人和广大爱好者一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