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城市记忆

遥想启东国文专修学校

□田耀东

这本《崇明外沙私立启东国文专修科艺林第一集》的原主人杨宴鸿的外公是前清秀才,年轻时曾追随黄兴共建“苏州垦业学院”,科举废止后,和同样是秀才的兄弟在海门汤家镇合办私塾。中国近代作家、学者卞之琳就住在隔壁,小时在陈氏私塾启蒙,“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后续的故事就从故乡的窗口走遍万水千山。

1918年,时属崇明外沙的一所学校出版了《崇明外沙私立启东国文专修科艺林第一集》,此书在几年前被南通大学徐乃为教授发现并校注,经政协启东市委员会编辑,于2020年12月再次出版(见上图)。书中记述了启东设县前曾出现过的一所私立大专学校——启东国文专修学校,并收录了学校学生、老师的文章和诗歌103篇。

民国初年,启东还未设县,其南部称崇明外沙。1928年设县时,当时的启东仅限于这一地区。1949年后,启东的疆域才包括了南部、中部和北部。圩角镇(现属启东汇龙镇)的位置就在当年的崇明外沙。启东国文专修学校的校长倪华清、庶务张贤是圩角镇人,校董施滋培是新港镇人,校董祝应乾是久隆镇人。这些心系教育改革的崇明外沙人聚集在一起办学,圩角镇交通发达、商贸繁荣,把学校设在这里,当在情理之中。

学生倪诗酒在命题作文《上巳旅行记》中写道:“早餐既毕,排队出校……北走长堤,约五六里,至永昌高等小学。停二时,复西循河折北,至三丫支镇,北行蜿蜒直赴尚平两等女学……日午留膳。膳毕,入内参观,越时复南行,经久隆镇,过农业校……又西至大生分厂……遂与同学周行而出。时则夕照满林,斜阳一角,新月一钩,横挂天末,玉弯眉态,依依恋人……”从文中记述的步行的路途和时间,也可确定学校的校址。

学校配备了优秀的老师,监学兼教授史学文牍的谢鸣谦、教授经学说文的李辰都是前清举人。学校还聘请了名医王祖绳为校医。王祖绳,字子贤,海复镇人。1925年孙中山病重,王子贤与校长倪华清、教授国文诗词地理的主任邱啸天、圩角镇学生薛祖昌等一同前往北京市东城区地安门东大街23号铁狮子胡同顾维钧住宅,王子贤为孙中山诊脉。时孙中山肝癌已至晚期,王子贤开了中药,减轻了他的病痛,延缓了生存期,得到孙中山的赞扬和肯定。

艺林第一集在启东设县十年前就出版了,但版权页却用了启东称谓,因为校长倪华清与校董施滋培、祝应乾,正是当年最早提出设县主张并为之奔走呼号的主要人士。

施滋培早在宣统二年(1910)就上书张謇,提出外沙分治设县的主张。祝应乾则联合外沙十乡乡董在1911年上书江苏都督程德全“恩准分立一县”。

施滋培在陈病尧编辑的《启东设治汇牍序》中说,设县之资助者,“始以施子少岩、祝子筠青(应乾)为最,继以倪子耕渔(华清)为最”。

《请愿分县纪略》中说:“民国四年……倪耕渔划舟招住,请常住伊家,专办分县。”可见倪华清动用了自己的亲戚关系,并把家作为请愿分县的办事场所。

施滋培民国二年致张謇函中说:“培在宣二年(1910)主划崇邑大江以北,通海东部合成一县……取名启东,经省会议决。”在《启东设治汇牍序》中又说:“培所定启东县名,至今春(1928)而显。”

倪华清、施滋培、祝应乾在1918年所以率先把作为县名的“启东”二字嵌入书名,正是为分治设县而呐喊。

三位为设县奔走的领袖人物还把自己的主张贯彻到教育中去,平时学生的作业就有分治设县。

学生倪诗酒在《送施宗道(滋培)先生赴金陵请愿分治序》的命题作文中写道:“外沙新涨之地有三千方里,土著之民已三十万;实业农桑,无日不进,殆天将有意启我外沙欤。则安可以隔江跨治,而附属之耶?于是,外沙十乡父老昆弟,公举施公任分治之事。曰:我外沙非分治,莫能救斯民……”

学生薛祖昌在命题作文中写道:“吾外沙土地广大,人口庶繁,物产丰富,贸易茂盛……地方之发达,可谓盛矣……而远隶崇明,隔江跨治,政令难周。富者损财谋生,贫者苦痛尤加。此施宗道先生发起外沙分治之说所由来焉。”

学生倪诗酒在《赠施宗道先生》的七律中写道:“浩歌长啸气如虹,为国为民五载中。策论纵横惊海内,风尘奔走尽江东。”

从这些诗文可以看出启东国文专修学校注意让学生关注政治、关注民生,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实在难能可贵。

学校设教职员工9人,学生39人,海复的学生13人。学生的通信联络通过各镇的商家进行,如倪诗酒通过东兴镇协和泰、王亮寅通过海复镇沈长泰、王伯原通过海复镇瑞和堂。

文章诗词俱佳的学生倪诗酒后来成为医术高超的中医,因受江允昇的感召,于192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在后来的夺枪斗争中,因叛徒告密,1930年8月与江允昇一起英勇就义。

徐乃为教授发现并校注的这册孤本,向后人揭开了这段尘封的过往,让人不禁遥想那些早已远去的鲜活身影。

2024-10-23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7960.html 1 3 遥想启东国文专修学校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