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要闻

平均年产量超10万斤、三分之一销往日本、年营收逾千万元——

卖蟹“经纪人”成功转行养蟹专家

“老王家的螃蟹个大、味好,我前天刚买了20只自家吃,今天打算再买60只送客户。”10月28日,在海门区四甲镇头桥村南通巴道农牧有限公司的蟹塘边,老客户刘先生又来光顾,负责人王光玉正在帮其挑选螃蟹。

王光玉来自镇江句容,2017年,他在头桥村承包了二十多亩水面,开始专注于螃蟹养殖,并创立了“光玉巴道”品牌。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王光玉成功将螃蟹推向了海外市场,目前,养殖基地有三分之一的产量远销日本。王光玉的养殖基地水面面积也扩展至400亩,年营收超过千万元。

咸水地折腾出“大名堂”

“金秋菊黄蟹正肥,持螯饮酒滋筋髓。”当前正是品尝螃蟹最佳的时期。

“王总,帮我留五公五母,我下班来取。”当天,这样的订单提醒声在王光玉的手机中此起彼伏,他一边忙着接单,一边调度自家冷链车送货,忙得不可开交。

自10月下旬开塘售卖,截至目前,每天都有食客驱车前来购买,线上订单也已售出400余盒。王光玉介绍,一只5两左右的公蟹售价约80元,而同规格的母蟹则可卖到150元,这批螃蟹可持续销售至12月底。

王光玉和妻子原先在上海的江阳水产市场做了20年的螃蟹销售生意,当被问到为何想到要从“经纪人”转成螃蟹养殖主体时,王光玉表示,近几年,消费者对安全、优质的螃蟹需求日益旺盛,“中高端螃蟹市场越来越大,我们想着不如也回来养点蟹”。

和螃蟹打交道的20多年时间里,王光玉深谙养蟹之道:螃蟹成活率高不高,水质和土质非常重要。2014年,王光玉相中了头桥村龙游沟边上的一块地,但村里人都不看好。“村民都说咸水不适合养蟹,但我观察了很久发现,这里的河水通长江,受潮汐影响,河水都有涨潮和退潮,水质检测也完全合格,符合上等养殖条件。”

对头桥村来说,王光玉的养殖项目“落地”也是个一举两得的好事。这块地势低陷、电线杆林立的地块一直荒废着,如今开沟挖塘养螃蟹,既利用了土地资源,又增加了村营收入。“王光玉每年向我们村缴纳每亩300元的管理费,为村集体经济增添了十几万元的收入。”头桥村党总支书记郁浩东说。

同时,王光玉还带动村里十几家农户开启螃蟹养殖的生意,他不仅向周边村民进行养殖技术输出,还帮忙寻找销路。今年,村里一位从事装修工程多年的师傅也加入了王光玉的“学徒”行列,开始尝试养螃蟹。

将王光玉的养殖技术和模式做好整理,以“农情快递”的形式发在养殖户的微信群和QQ群里;为了扩大销路,和海门的邮政公司合作,带着优良的螃蟹参加省内外的比赛,扩大品牌影响力……海门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徐宗平介绍,为了帮助王光玉打造精品河蟹品牌,他们不仅联系科研院所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养殖技术指导,让先进养殖技术“走进来”,同时,还带着王光玉和他的螃蟹“走出去”,参观学习其他养殖地区的关键技术,为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

“土专家”走上行业讲堂

“咕噜咕噜……”在蟹塘上方,数台微孔增氧机正在工作,顷刻间,水面就泛起串串泡泡。徐宗平介绍,这是通过压缩外部空气来增加蟹塘里的溶氧水平。

2023年年底,海门水产站在王光玉的蟹塘里开展了“智慧渔场”项目,一个集在线水质检测、农业小型环境气象监测、智慧物联管理、手机App系统等于一体的数字化渔场建成投运。

放眼望去,这里的蟹塘被分割成大小相同的标准化塘口,每隔十几米还有一个视频监控点,可随时监测水质溶氧、透明度、pH值等指标,可实现在线调控。现在,只要打开手机App,就可以迅速查阅到河蟹养殖信息、生产环境、销售路径等各类实时数据,先进的传感技术和自动化设备与省、市、区各级平台也实现数据资源互联互通。

在王光玉的养殖理念里,每个蟹塘都是一个自然的生态系统,他按照“菌藻草平衡”的自然方法打造了一条全生物生态链,通过植物性的饵料加上冰鲜的小杂鱼,以“荤素搭配”来保证蟹塘的生态养殖。

除了生态养殖外,王光玉还通过控制蟹塘里的螃蟹密度提高螃蟹产量。目前王光玉拥有30多个蟹塘,每块蟹塘占地面积10亩到20亩,“别人一亩塘可以养几千只,我们一亩控制在1200只左右,所以我们的蟹个头大品质好”。据估算,平均年产量超10万斤。

从螃蟹的良种选育到种苗繁育,7年间,王光玉深耕螃蟹养殖,带动头桥村螃蟹养殖业蓬勃发展,成了妥妥的螃蟹养殖“土”专家。

在2023年的南通市河蟹养殖产业大会上,王光玉作为螃蟹养殖的技术大户和理论专家们同台授课,给100多个养殖户讲授水质调控和生态养殖。近期王光玉还将赴上海参加“王宝和杯”全国河蟹大赛,他打算挑选公母各12只螃蟹参赛,“今年我们的目标是‘最佳口味奖’。”王光玉自信地说。

“光玉巴道”打开海外市场

从2020年起,王光玉就依托在上海积攒的销售经验,大力开拓海外市场,逐步带着螃蟹走出国门,走上了批量出口之路。在日本,每到十月吃蟹的季节,一盘新鲜的清蒸大闸蟹就在当地华人圈声名远扬。“客户下单后,我们就随时走货,一般一天左右就能完成从捕捞到端上日本的餐桌,每年我们基地平均会有三分之一的产量发往日本。”王光玉介绍。

提升产量的同时,还需要确保品质。王光玉介绍,像大闸蟹这样的鲜活水产品,海关的出口要求也很严苛,因此在蟹苗的时候,就已经定期展开安全风险监控和疫病监测。“针对农产品产地准出的问题,我们海门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会安排定期检测,也会联系第三方公司对河蟹成品的抗生素残留进行评测,多次检测发现,王光玉的螃蟹基地一直都是合格的。”徐宗平补充道。

“养好蟹,做良心买卖”是王光玉秉持的养殖理念。未来,王光玉计划专攻螃蟹深加工领域,开展熟制蟹黄生意。

本报记者 王颖

2024-11-01 平均年产量超10万斤、三分之一销往日本、年营收逾千万元——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8930.html 1 3 卖蟹“经纪人”成功转行养蟹专家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