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时评

从年轻人爱上“老人机”读出哪些启示

□张君怡

拒绝玩手机成瘾,下班后把智能手机秒换成“老人机”,不少年轻人开始享受这种“数字排毒”生活。最近“双十一”活动,线上线下齐发力。记者走访崇川区南大街一家手机大卖场发现,卖场专门为“老人机”置办了展台。导购员顾艳丽告诉记者,有些“老人机”配色鲜艳、样式洋气,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原本以为他们是给家里老人购买的,结果有年轻人说这类手机只能打电话和发短信,不具备上网功能,自用刚刚好。半年来,到该展台购买“老人机”的居然近半数都是年轻人。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在使用智能手机上网普遍流行的当下,年轻人开始热衷于购买功能简单、价格低廉的“老人机”,这一现象看似反常,却反映出深层次的问题和需求。

有些年轻人爱上“老人机”,是为了躲避网络的喧嚣。在信息爆炸和冗余的时代,智能手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给人们造成了困扰,即“电子屏幕依赖”。“大数据算法越来越懂人心,但生活反而变得烦琐和沉重。”在崇川区观新路上某口腔诊所工作的施女士说,有时候刷短视频会刷到深夜两点,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而且总觉得被这些无意义的内容所吸引,纯属浪费时间。因此她下班后就开始换用“老人机”,追求过去的简约和纯粹,把更多时间用于看书、散步。不想深陷其中,只得主动破局。使用“老人机”进行“数字排毒”,年轻人能够把更多精力放在屏幕之外,避免自我失控,全身心专注于当下,回归自身的真实体验,从而提升生活质量。

有些年轻人爱上“老人机”,带着对信息侵扰的反抗。当打开搜索引擎查找资料时,网页随之跳出弹窗广告;当浏览公众号时,“辣眼睛”的短剧推荐映入眼帘;当打开邮件时,打着“网络兼职”旗号的刷单公司发来邀请……手机在手,得不停对这些信息“轰炸”进行遴选取舍,办事效率就彻底打了折扣。人们感到自己被手机“绑架”了,搞不清楚自己和手机哪个才是主人。选择“老人机”,能够一定程度上完成垃圾信息阻断,重新获得对时间的主动权。

还有一些年轻人爱上“老人机”,是对社交关系的一种反思。社交平台上的张扬炫耀,以此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数字技术飞速发展,无处不在的“算法”让生活变成了茧房……这些都让不少年轻人厌倦,感到虚幻,缺乏安全感。使用“老人机”,缓解来自微信、微博的线上社交压力和消费主义的影响,可以让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新的思考,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交圈,建立巩固、健康、真实的人际关系,建立真正的互信和深入交流,也能跳出消费主义的陷阱。

总之,年轻人爱上“老人机”,意味着主动选择、重新定义自己的生活,这种选择在信息过载的时代里难能可贵,值得鼓励。不过说到底,无论是“老人机”还是智能手机,都是服务于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辅助工具。问题不在于这些工具本身,而是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如何构建健康的互联网生态环境,如何管理庞大的信息,如何找回真实的人际交流和关注力。掌控自己的生活,不能单纯依靠“老人机”,而是要在数字生活与现实生活中找到平衡点,从精神层面彻底摆脱对网络的依赖,直面且学会理性地支配数字技术,让其真正为我所用。

2024-11-0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89632.html 1 3 从年轻人爱上“老人机”读出哪些启示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