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子龙
1985年元旦,这是一个喜庆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在姚港路16号大院门前,时任市委书记朱剑、市委副书记李明勋、宣传部部长沈鹏千和市级机关有关领导及群众,喜气洋洋地在等待一个揭牌仪式。
当大红绸带从牌子上落下时,“南通电视台”五个大字赫然映入人们的眼帘。顿时,鞭炮齐鸣,掌声和欢笑声经久不息。人们以喜悦的心情,庆祝一个新兴的声画并茂的传播媒体——南通电视台,在江海大地上正式诞生了!
说是正式诞生,因为在这之前,南通市广播局已经通过在狼山顶上的发射台,开始差转中央电视台的节目。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一个阵容强大的摄制组来到南通采访。市委十分重视,组织了一个接待和参与采访的班子。那一次主要是报道作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的南通,在港口开发、经济建设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分三集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连续播出。接着,我们又与央视合作拍摄了《彩锦绣》《通派盆景》《南通博物苑》等专题片,在央视播出后,在市里引起很大的反响。这不仅触发了我们对电视的浓厚兴趣,也是一次很好的业务训练,于是,便萌发了办电视台的愿望。不久,在主管部门的同意和支持下,开始了办电视台的筹备工作,成立了电视制作部。
筹备期间,在条件尚不具备的情况下,制作部便同江苏电视台合作,以南通蛇医季德胜的传奇故事为原型,拍摄多集电视剧《蛇侠》,一时轰动通城,也成为江苏第一部多集电视剧。
《蛇侠》的拍摄成功,既鼓舞了士气,又锻炼了人才。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84年4月,国家广播电视部、南通市政府批准成立南通电视台。
南通电视台创办伊始,条件是十分艰苦的。
一无专业人才。人员一部分是从广播电台转来,一部分是从社会上招聘。当时在《南通日报》上登了一个招聘广告,经过认真考核选拔,录取了编辑记者7名。播音员、主持人是从工厂里挑选的。摄像是从文化馆调来的摄影师。技术人员只有一个大学生。
二无良好的技术设备。全台只有两台移动式1800低档摄像机、两台背包式录像机。拍摄节目时,扛摄像机的、背录像机的、打灯的、拉线的,忙得不亦乐乎。
三无独立的办公场所。电视台与市体委在一个大院里,几间平房,一幢三层小楼。小楼的一半是体委机关,一半是电视台,楼上还住着几户人家。没有会议室,要开会,一部分人坐在办公室内,一部分人则坐在走廊上。
四无自己的频道,而是在上海电视台的频道中一周插播三次南通新闻。
五是制播分离。节目制作在姚港路,发射则在狼山顶上。节目制作好了要靠职工骑自行车送到十多公里外的狼山发射台,风雨无阻。
条件虽然艰苦,但大家团结一心,以创业者的饱满热情奋力拼搏。短短两三年中,电视台面貌大变:设备更新了,没有经过培训的业务人员成了行家里手;一座高达180米的钢筋水泥电视发射塔建成使用,节目覆盖江海大地和周边地区。电视台有了自己的频道,节目制作量大大增加。
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台成立以后,其宣传功能始终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社会经济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以优质的电视节目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在那些辛勤创业的日子里,出现了许多可歌可颂的故事。
1985年,南通电视台刚刚成立,全国城市电视台第一次联合举办了“一市一景”专题展播,并设立“金牛奖”。
南通没有名山大川,城市也没有美不胜收的风光。于是我们便取长补短,决定在如东黄海边的滩涂上做文章,拍摄一部“滩涂小景”。
南通有着长达200公里、面积180多万亩的滩涂,上面芦苇摇曳,浅浅的泥沙下面生长着五颜六色的贝类,浅海的水下,游弋着各种鱼类。在浅滩上还有改革开放后引进的成群的荷兰牛、林肯羊和成片成片的英国大米草。打鱼人坐着牛车进海,踩文蛤的姿势如跳迪斯科。
拍摄进行得十分艰苦,海水的浸泡,海风的吹袭,蚊虫的叮咬,都需要摄制者用坚强的毅力去克服。海边雾气大,为了抓拍黄海日出日落的景象,摄制组的同志一连数天站在海滩上,双脚浸在泥沙里,用肩膀代替三脚架,等待拍摄时机。
终于,黄海滩涂上那绮丽奇妙的风光,渔民们那古老的捕鱼方式,那色彩斑斓的文蛤,那俯向游鱼的海鸥,那慢悠悠觅草的牛羊,渔民们坐着牛车进海,赶着牛群暮归的情景,无不展示着一种古老、自然、朴实之美和浓郁的生活情趣,这些都被一一摄入镜头。
《滩涂小景》以精美的画面和散文诗般的解说词,在众多的“一市一景”中,一举夺得“金牛奖”第一名。后来又在江苏省、华东地区和全国电视专题评比中获得优异成绩,成为南通电视台的一个名牌作品。电视台也被誉为城市台中的明星台。
1989年5月,电视台在南通体育馆举办了一场大型“直播”晚会《江海春潮》。
晚会演员阵容强大,明星大腕云集,盛况空前。原定三天演出三场的计划,增加到三天五场,仍然不能满足需要。实定票价5元,而场外高价票已炒到每张100元,况且还下着大雨。
《江海春潮》的举办,让南通观众大饱了耳福眼福,大大提高了电视台的影响和声誉。
然而,当时电视台并不具备直播的条件,一是没有转播车,二是没有小微波,发射台还在山上。为了达到“直播”的效果,只好采取错开时间用人工传送的办法。即在演出半小时后,将录像带陆续送到发射台,电视开始连续播出。这样,就使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还真以为是现场直播呢,可不知现场的电视工作者是何等的紧张和繁忙!
《江海春潮》现场直播晚会的举办,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全台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那几年,台里拍摄的电视剧《人与人》和电视小品分别获得江苏省优秀电视剧一等奖,新闻《百万群众争看日环食》获全国电视新闻一等奖,播音员李慧平获江苏省播音主持一等奖,还有优秀的文艺栏目《难忘今宵》等,真是连连获奖,喜讯不断。这说明,南通电视台在建台之后不长的时间内,在创业者们团结奋斗的努力下,就开始迈上了从创业到发展繁荣的历程。
南通电视台的成立,无疑是由创业者们在传媒战线上树起的一座丰碑!
白驹过隙,岁月沧桑。当年艰苦创业的小伙子姑娘们,如今多已成为老头老太。在正值南通电视台建台40周年之际,我作为曾经的第一任台长,谨向为南通电视台的创业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同志们致敬!
南通电视塔 袁建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