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 评

警惕手机成为威胁交通安全的“手雷”

□寒塘

最近,浙江海宁市45岁知名外科医生刘某因车祸离世,事故细节让人痛心:据报道,刘某在过人行横道时,肇事车主因驾车看手机而疏忽将其撞倒。血淋淋的教训,再次为道路交通安全敲响警钟。

如今,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手机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至于“低头族”在各种场合屡屡可见。然而,在不适合的场合比如驾车和行走时使用手机,就会使手机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手雷”,危害极大。

相关研究显示,70%的致命事故都是由司机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开车时使用手机,大脑反应速度比酒后驾车时还慢30%,发生车祸的风险比正常驾驶高出数倍。因为看一眼手机,最少需要3秒,假如以60千米的时速开车,就相当于盲开约50米。加上用手点击手机屏幕,仅单手握方向盘,对车速控制、车距把握、驾驶方向都有极大影响,在危险临头时根本来不及做出快速准确反应,悲剧往往因此发生。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明确规定,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观看视频等妨碍安全驾驶的行为。违反者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并记3分。媒体也报道了太多因使用手机而引发交通事故的案例,然而类似悲剧依然一而再再而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驾驶人员对使用手机的依赖性和习惯性太强,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

沉迷手机对于道路交通安全的威胁,不只表现在驾驶员身上。不少行人在过马路、走路时,也习惯“眼不离机”;还有为数不少的自行车、电动车骑行者,一边行驶一边拿着手机……由此给交通安全带来的风险隐患同样显而易见。如何加大监管和曝光力度,像对待违规使用手机的机动车驾驶员一样,约束和惩戒这些行走在马路上的“低头族”,是相关职能部门需要花力气研究的重要课题。

刚刚过去的12月2日,是第十三个“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主题是“文明交通,携手共创”,旨在强调交通安全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因为交通安全,不仅事关个体,更事关个体背后整个家庭,需要人人自觉、形成合力。针对行驶过程中手机变“手雷”的现实问题,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比如发挥好“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对外卖员、快递员等需要频繁使用手机的骑行群体,开展“沉浸式”教育引导等等,要让人们意识到,不论是驾驶机动车、骑行还是走路,都需要一心一意、全神贯注。在任何时候,都要拒做马路上的“低头族”。因为,任何手机里的信息都可以延时接收,等一会儿再看。而生命只有一次,没有“等一会儿”!

2024-12-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2282.html 1 3 警惕手机成为威胁交通安全的“手雷”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