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 评

如何让“通”字号农副产品叫得更响

□王孝誉 唐铁华

近日,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在广州开幕,我市20多家企业携百余种南通地产名特优农副产品和特色加工品参展。如东狼山鸡、如皋黑塌菜、海门红烧山羊肉……百余种正宗“通”味“绽放”花城。

近年来,我市以产业化促进品牌化,以品牌化带动产业化,在“土”字上下功夫,在“特”字上谋思路,在“产”字上做文章,把一棵菜、一只鸡、一头羊等农副产品打造成一个个农产品品牌,启东泥螺、如东紫菜、如东狼山鸡、如皋黑塌菜、海门山羊肉等地理标志产品破局“出圈”。但也要看到,我市农产品品牌大而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市场优势的空间还很大,打造优质农产品品牌任重道远。

全方位强化品牌意识。要引导“小农户”树牢“大品牌”意识,对特色农产品生产、种植养殖者进行品牌知识普及,着力培养其品牌意识。坚持“彰显特色”与“美美与共”并举,既要立足南通地理环境,彰显地方文化元素,也要充分体现产品性能和特色,坚持以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挖掘品牌内涵,讲好品牌故事,放大品牌效应,让“通”字号农副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多渠道促进品牌推广。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以短视频等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持续做好“通”字号农副产品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广大消费者的知晓度,扩大消费半径,让“通”字号农副产品变“卖掉”为“卖俏”。在购物平台开设网店,向消费者提供南通特色农产品品牌信息,也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带货,持续扩大特色农产品的市场覆盖面,使消费者多层次、多角度接触到“通”字号农副产品及其品牌的相关信息,提升“通”字号农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市场增长率。充分用好产销对接会、品牌推介会、展会等传统宣介渠道提升“通”字号农副产品的业界美誉度,并选择知名度、信誉度较好的中间商进行合作,利用其较好的市场形象提升市场对“通”字号农副产品品牌的认可度。

全过程加强品牌维护。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未来,农副产品的产业结构将呈现多样化趋势,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而是向“种养加”全面协调发展。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继续挖掘和发扬我市的特色农产品,还要注重养殖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开发与推广,形成多品种、多层次的农副产品供给体系,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要重视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特色农产品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从种植养殖、生产加工至终端销售等环节全程把控,完善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可靠,增强消费者对南通特色农产品的消费信心。要在现有特色农产品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延伸,研发能够满足消费者多层次、多样化消费需求的特色农产品,丰富特色农产品组合,延长特色农产品生命周期,提升特色农产品品牌价值。要关注市场需求,加强与消费者沟通联系,畅通交流渠道,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增强消费者购买意愿,提升“通”字号农副产品的美誉度和忠诚度。

2024-12-06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2283.html 1 3 如何让“通”字号农副产品叫得更响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