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乌镇采访,各种人工智能科技,令人大开眼界。裸眼3D视频通话体验舱内,通话双方的影像立体呈现在屏幕上,相隔万里也仿佛触手可及;站在一块绿幕前几秒钟,就能获取一段由自己担任主角的智能影片;机器人拾起两棵种苗,一只“手”去头、另一只“手”去根,再放到中间自动嫁接,速度可达每小时700株……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人工智能领域的新产品、新应用亮点纷呈,引人关注。如果说互联网的主要价值是以平台连接人、商品、信息和服务,那么人工智能的作用则是“赋能”,为更好地满足生活、工作需求提供强大工具。比如,利用药物分子大模型,一家医药企业在一天内完成百万级别的药物虚拟筛选。又如,某高校科研团队运用算法实现电解液分子性质快速预测与精准定向设计。一名企业家在乌镇峰会上感慨,“我们已经身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技术变革时刻”。展望未来,智能医疗能帮助医生精准诊断,智能教育可为每个学生配备数字教师,智能机器人能照顾老年人的起居生活……提供生活便利、助力精准生产,人工智能技术大有用武之地。从较长的历史周期看,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工具的颠覆式创新,往往能增进人类福祉,同时也会带来风险和挑战。人工智能也不例外。一些极端案例提醒我们,在推动技术发展的过程中,要审慎评估其社会影响,确保技术向善。现实中,人工智能代写毕业论文、年终总结的案例已经出现。人们不禁担忧,高歌猛进的人工智能,有没有可能化身侵犯个人隐私的帮凶,或是成为实施诈骗犯罪的廉价工具?这呼唤我们从法律、道德和社会治理的角度未雨绸缪、采取行动。无论人工智能发展到何种程度,它都源自人类的设计,都是人类智慧的延伸。人工智能代劳得越来越多、变得越来越智慧,我们必须做好防范,确保它始终是“朋友”。
——人民日报《确保人工智能始终是“朋友”》
在被称为“游戏界奥斯卡”的全球年度游戏大奖The Game Awards(TGA)中,《黑神话:悟空》实现了中国游戏史上多个“零的突破”——获得年度“最佳动作游戏”“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游戏指导”“年度游戏”提名,并最终获得“最佳动作游戏”和“玩家之声”两个奖项。这是中国3A游戏第一次名副其实地登上世界舞台,并且站在了舞台的中央,与来自全世界的其他优秀作品一较高下。《黑神话:悟空》在多个方向都赢得了全球游戏玩家的尊重和认可,为国产游戏出海的空白区域补上了重要拼图。事实上,更为关键的不在于我们一下跨出多大步子,或者在竞技场上打败了多么强悍的对手,而是我们坚持不懈地一直在努力去追求、去超越。这个过程中有荣誉和肯定,也有挫折和怀疑,但只要沿着正确的方向往前走,再小的进步最终都会闪光。中国多方位出现“零的突破”“创造历史”不是偶然的。日前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成功合龙,“死亡之海”系上了“绿围脖”,中国创造了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正是得益于40年如一日的不懈努力。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样证明了中国人做事的决心与恒心。越来越多的中国故事被世界看到,从而被赋予了更多的世界意义。我们相信,打开新局面的并不只有中国游戏产业,新时代的中国发展向着星辰大海永不停歇。
——环球时报《我们应当从〈黑神话:悟空〉获奖中看到什么》
“白天上班、晚上学艺”,这两年,“上夜校”成了很多年轻人的“夜生活”选择,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方式,多地政府也对夜校提供补贴,希望推动全社会形成持续学习的氛围。然而,在夜校受到热捧的同时,近期有不少人反映,一些夜校用低价引流之后,实际上课程质量堪忧;甚至还有的机构只是招生中介,根本不做培训,学员报课后发现问题,却又维权困难。满足年轻人的夜校需求,一方面要增加公益性夜校的供给,以公益性质的夜校来满足年轻人上夜校的基本需求。当前,公益性质的夜校还偏少,有的公益性夜校的课一上线,就被秒光。另一方面,也要鼓励社会机构举办营利性的夜校,以满足不同年轻人的终身学习、技能培训需求。而对于营利性夜校,必须规范其经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年轻人选择夜校时,也要去了解夜校的性质,要根据不同性质进行理性的选择。由于公益性夜校不够,一些营利性的夜校也就应运而生。本来,这些机构依法依规合法经营,可以满足年轻人上夜校的需求,也是应该鼓励的,但有的营利性夜校却打擦边球,包装为公益性质的夜校来进行营销,存在虚假宣传、教育质量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年轻人在选择夜校时,必须了解清楚夜校的具体性质,进行理性的选择,要区分夜校是公益性的还是营利性的。不要以为低价销售课程的就是公益性夜校,被低价所迷惑。说到底,营利性夜校就是社会力量举办的成人培训机构,成人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营利性夜校都会存在。而针对成人培训机构,我国已有明确的监管规定,因此,对于社会机构举办的营利性夜校,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要求所有夜校经营者都必须有合法的资质,有相应的师资保障,并按规定进行广告管理、收费管理。
——羊城晚报《对夜校乱象,须“分”而治之》
近日,短视频平台频出“限高令新政”的相关视频,称“有内部途径,被限制高消费人员不用还款也能正常买机票、高铁票”。视频发布者中,不乏被认证为律所及法律咨询公司的账号。经调查发现,这些所谓的“工作人员”普遍套用了两三层不同身份,打着普法视频的幌子,向被限高的被执行人宣传自家的买票服务。尽管每条视频发布几个小时后便会删除,但下方评论仍有近百人留言咨询。尽管最高法执行局相关负责人对所谓的“限高令新政”以及与之有关的视频信息均进行了辟谣,但相关内容依然在短视频平台招摇过市,依然保有相当高的热度,依然“赢”得了不小的市场,获得了不少人的关注。这些信息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乱象值得高度警惕,也应被纳入治理范围。“限高令”是人民法院对被执行人采取的一种间接执行措施,其适用情形是当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书指定的期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给付义务,或者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时。“限高令”的具体措施包括限制被执行人在高档酒店、娱乐场所等高消费场所的消费,以及乘坐飞机、列车软卧等行为,主要功能是防止受害人的财产减损,切实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并向被执行人施加必要的制约性压力,让被执行人感受到不便,感受到痛,倒逼被执行人履行给付义务。如果“限高令”被一些“中介”机构或人员通过各种不法手段解禁,其功能就会大打折扣,权威性、震慑力和公信力也会受损。决不能让“限高令”解禁成为一门生意,也决不能让老赖在“中介”的帮助下摆脱“限高令”的束缚。法院、公安、民航、铁路等部门应强化信息共享,扎牢联控机制的篱笆,堵住漏洞,不给老赖以及相关中介机构、人员留出逃脱“限高令”管束的空间和机会。
——北京青年报《坚决不让“限高令”解禁成为一门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