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画
每至隆冬,朋友圈亮相最多的植物莫过于银杏。古寺里、古塔边、夜幕下……银杏之美无需绚烂的背景,蓝天、星空、乌瓦、白墙,单纯的色彩反而更能烘托银杏的风姿。
银杏是美的,盛夏一地浓荫,初冬满阶黄叶。不知何时起,我们这里有数十条马路都被冠以了特别的前缀:落叶不扫。寒风瑟瑟,落叶蹁跹,飘然坠地的金黄色银杏树叶层层叠叠,将大地变成了一帧帧质感丰富的油画。一条路走到尽头,仿佛就能抵达《绿野仙踪》里的仙境。于是,去马路上看落叶,成为时髦男女的新兴打卡方式。此时我也会出门走走,踩在金色的“地毯”上,看银杏株干端直,枝条蓬勃,折扇形的叶片莹洁、精巧,总会想起一些美好的诗歌。还会想起它的一个别名——公孙树。据说银杏树生长速度特别缓慢,栽种四十多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好似公公种树,孙子得果,故得此名。
城市音乐厅西侧有一片银杏林,每年初冬时节,“落叶不扫”的银杏林就变身为一个没有穹顶的大剧院。音乐家们携着提琴,落座银杏树下,当琴弓抬起,一场诗意盎然的银杏音乐会,就在湛蓝的晴空下开启了序幕。这样的音乐会是不收费用的,甫一放出预约通知便秒空。谁能抗拒这银杏盛典的浪漫呢?纵使没有约到名额,观众仍自四面八方赶来,围聚在“剧院”的围栏之外,哪怕站立着,也要来感受一番这如此迷醉的场景。
冬季里,维瓦尔第《四季》之“冬”的乐章,在琴弦上汩汩流淌,一个个音符仿佛一只只精灵在空中飞舞,并穿透听者的灵魂。多像一场梦境啊!演奏家们坐在银杏树下全神贯注地表演,观众们坐在银杏树下神情向往地观赏,不时有落叶飘至肩上,落于发间……我暗暗设想,天堂应该就是银杏音乐会的模样吧?
柴可夫斯基的《花之圆舞曲》,如同缕缕清风带来春天的气息,好似真有了一只只蝴蝶在花园中翩翩起舞——冬天已经来临,春天不会远了。
小约翰·施特劳斯的《春之声圆舞曲》,更是将音乐会的气氛推向高潮。乐曲生动描绘了冰雪消融、大地回春、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伴随着美妙的音乐,来自芭蕾舞团的青年演员,一身黑衣绿裙,在落叶纷飞的银杏树下跳起冬日华尔兹。一曲舞罢,她给现场观众示范了几个芭蕾基础动作,让观众们参与互动,放下矜持,融入自然,共同舞蹈。美声与美景、美人相得益彰,不啻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演奏家们还演绎了一首斯蒂芬·孔茨的《丛林流浪》,他们的创作灵感令我想起谭盾曾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们的心中怀有自然,那么就会时时刻刻从中发现幸福美妙的旋律。”
一期一会。用音乐记录银杏最美的样子,是冬天最罗曼蒂克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