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随芳
又到了年底,我买回新的台历。这款台历设计精巧、配色雅致,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现代感。每一页都包含了一天的信息和农历节气,让人一目了然,能帮我轻松管理日期。不仅具备实用性,更有艺术性和趣味性。
小时候,在新年到来之前,父亲总是会换了新日历挂到墙上。日历多数情况下是单位作为职工福利发的,少数情况下是他自己上街买的。一直记得父亲换新日历的那份仔细,他仰起头,慢慢将旧日历取下,小心收好,又缓缓将新日历挂回原处。显而易见的仪式感,表达他内心深处对生活的庄重和虔敬,并赋予未来以期盼、祝福和新的意义。那份庄重和虔敬,给我留下清晰的记忆。
我家多年没有分到单位福利房,住的是自建的简陋平房。小时候冬天似乎特别冷,我们盼过年,盼温暖的春天。当我们抬头看见新日历出现在眼前,在期盼中,除夕、立春、元宵,一个个美好的节日,依次向我们走来。
印象深刻的是20世纪70年代末,日历封面是两个洋气的上海姑娘。那时上海女性还是时尚标杆,引领时尚潮流。年轻姑娘喜欢烫发,额前的头发烫到发根,制造出卷曲的蓬度,后面的头发只将发尾烫卷。日历模特穿着鲜艳的花衬衣、老式旁开门女裤。那个年代的美女拥有一种健康、自然和乐观的气息。单手叉腰,眼睛望向手指的方向,嘴角微微上扬,全身散发着自信与骄傲的光芒。整个画面朴实、内敛、干净,那个年代的浪漫主义情怀荡漾在画面里,给人朴素的美感。我们姐妹经常模仿她们的动作,仿佛也增加了力量。
元旦过后,春节的脚步在寒风中一天一天地向我们走近。父亲肩扛手提,将单位分的冻肉弄回家,母亲就围着灶台开始忙碌。冬天的厨房,承载着我们共同的记忆,那里有香喷喷的饭菜,那里更有父母洗菜炒菜的身影,有人世间最真实的烟火气息。我家多年都是烧煤烧柴做饭,直到我上初中才用上液化气。灶膛里的火,映照着我们逐渐长大的脸。经过一番劳作,热菜上桌,日历见证我们一大家人团团圆圆围坐在一起。
我成家后一直保持着用老式日历的习惯,每到年终岁尾,我都会买一本老式日历。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电子台历让人眼花缭乱,手机上也有多款日历软件,但是我仍旧喜欢实物的日历。翻看日历,会想起小时候我们一大家人欢聚在一起的旧时光。那时,我们还小,父母也年轻。
曾经的一家人,现在生活在不同的城市,相距遥远,各有生活,见面不易。皱纹已悄悄爬上我的额头,我的妈妈更是白发满头、步履蹒跚。人生如旅,岁月如歌。我喜欢老式日历,它所蕴含的对时间的敬畏、对往昔时光的回顾、对生活的热爱,还有它对家庭情感的维系作用,对我来讲永远不会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