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学与思

以高品质地铁运营 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吴志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地铁作为方便市民出行、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在提升百姓生活满意度和幸福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023年12月27日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标志着南通迈入地铁“双线换乘时代”。我们坚持“保安全、优服务、促发展”要求,努力创建高品质运营服务品牌,为乘客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运营服务,打造窗口行业服务典范,积极服务通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升地铁对沿线商业、周边旅游及城市文明传播的影响力,让南通更加“好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确保可靠便捷的安全出行。轨道交通作为市民出行的重要公共交通工具,安全可靠、便捷高效是最基本要求。我们将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切实做好运营安全工作。对轨道设施设备进行常态化全面“体检”,并建立基于智能运维系统支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对关键设备部件进行性能状态监测,优化动态维修,保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构建地铁运营安全管理体系,健全应急救援体制机制,建立应急救援队伍,与市相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联合开展防汛、消防等运营突发事件处置演练;常态化开展客流分析,根据市民乘车需求变化,持续优化行车间隔、峰期分布、换乘衔接时间匹配等重点参数,实施“大站快车”“单向行车间隔加密”等运输组织方式,确保列车运行准点可靠。

打造舒适温馨的优质运营服务。坚持优质化服务理念,以乘客需求为导向,从细处着手,提升列车运行平稳性,打造有温度的运营服务。所有列车设计了冷暖车厢,2号线列车增设了手机无线充电功能,站内通过优化空调与冷水机组群控系统,实现温湿度分级管控;实施车站“厕所革命”,通过升级排污、加强通风、深度保洁等方式,提升乘客如厕环境。开展暖心出行服务,推出“玉兰便签”“便民服务卡”“风雨无忧”“便民百宝箱”等特色服务,完善乘车信息系统,优化动态地图、列车广播等视听界面,优化升级“通橙驿站”“绿途小栈”等服务举措,打造人性化乘客休息区。完善公共交通出行链条,推进“三网融合”绿色交通体系,全面提高轨交、公交、共享单车与交通枢纽衔接效率,打通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创建展现城市形象的文明窗口。致力于创建文明地铁,让地铁成为展现城市形象的流动新名片,让南来北往的人们通过地铁感受南通的城市风貌。创建青年文明号、慈善号、平安号等列车。打造特色主题车站,建成展现中国“近代第一城”魅力的和平桥站,推出“幸福主题车站”成为网红打卡点。依托图书馆站“文化长廊”开展书画展览,利用和平桥站“健康驿站”开展义诊活动。利用地铁站活动空间开展传统节日主题系列活动,以及“绿色出行宣传月”“宪法日集中宣传”等特色活动,将车站打造成传统文化、公益文化传播平台。地铁站内及列车车厢还专门预留了一定比例的广告展位用于宣传公益慈善文化、廉洁文化,积极配合开展南通城市形象宣传。开展地铁文化知识宣传,打造轨道交通“行走课堂”,让地铁精品课程“走出去”;推出“地铁开放日”“探秘地铁”等研学课堂,把众多学生群体“请进来”。

发挥轨道交通资源的经济效益。地铁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能更好连接城市各板块,促进城市空间拓展和人口分布优化。我们将充分利用地铁资源,推出务实举措,拉动经济发展。持续推进以地铁App为载体的“好通礼”系列活动,提升沿线商圈经济活力。宣传地铁站以及沿线观光景点、特色美食等,引导人们搭乘地铁“好玩好吃好逛”。利用地铁站空间资源,组织国潮市集、跳蚤市场、年货节等系列活动,助推南通旅游业和商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与如皋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轨道农旅品牌”,在地铁站开展特色农产品展销活动。

地铁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我们将坚持“市场化转型、规范化管理、优质化服务、数字化提升”发展目标,致力于打造基业长青百年国企,为进一步改善出行环境、传递城市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们生活品质贡献力量。

(作者系南通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4-12-3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4452.html 1 3 以高品质地铁运营 助力百姓美好生活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