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城市记忆

兴仁武庙藏经由来

至于海门僧众请印于明万历年间的这部藏经,之所以后来又出现在兴仁,就得从海门迁县说起了。

滚滚江水自上中游带来大量泥沙,从而在入海口出现东洲、布洲二沙,史称东布洲。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海门县始置于此。但自元末到明初中叶,长江入海主流移至北支,引起北岸崩坍,海门县治曾四坍四迁。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海门县治又坍于江,百姓除溺死逃亡外,余民迁永安镇。是年,海门裁县为乡,归并通州,称海门乡(后改名静海乡)。继因“永安又复临江,至康熙五十八年(按:即1719年),邑人杨锦文等吁请州守马公择置徐涧渡田迁居,聚处是名兴仁镇”,又称“新地”。

据民初《南通县乡土志》“兴仁乡”载,“杨锦文,字质甫,诸生也,海门县既废,居永安镇者户口仅十之三,镇去治南二十四里,在今三圩镇、小海镇之间。时尚近江,锦文乃售其产,与史鸿业择徐涧渡田百二十亩,率邑人居焉,即今之兴仁镇也”。

“海门旧地兴仁镇,一瞬沧桑几变迁。涨了新沙还坍了,幸无租税剩书田。”这首竹枝词,是对迁居中的海门人耕读并重、重视精神传承的描写,并注有“惟兴仁镇业儒者为多”。的确,历经迁徙的海门人在重新定居后,不仅努力解决衣食需求,重视物质生活环境的建设,而且特别重视精神家园的重建。即在为当时及后代作稻粱谋的同时,能不忘“作修身齐家谋,作书香传承谋,作接续历史、传承祖先文化之谋”。为此,除了保留乡学,编纂乡志,不忘家风家训及乡间良俗嘉德等,古海门人还迁建或新建寺庙于新居。如随其屡次迁徙而建于今通州区境内的寺庙就有很多。其中,《静海乡志》所记兴仁镇附近有众多寺观来自海门:“广惠寺在兴仁镇东六里,西禅寺在兴仁镇东十余里……准提庵在兴仁镇南三里,双林庵在兴仁镇南四里,九华庵在镇场东三里,俱移建。”而镇上的寺庙亦多由当年的海门人迁来或新建,其中,仅《静海乡志》记载的就有文昌宫、节孝祠、麻公祠、城隍庙、关帝庙、三义阁、五印庵等。

根据该《永乐南藏》晒经记载,这部经书当时藏于兴仁武庙。武庙,即关帝庙,以拜祀武圣关公而得名。查《道光壬辰续志新图》,兴仁镇时有关帝庙三座,一是位于城隍庙(后建成今兴仁菜市场)正北、运盐河南岸、徐涧桥西南侧的大关帝庙,二是在城隍庙正前方的小关帝庙,三是位于镇南的关王庙。本文述及的《永乐南藏》,原先就藏在其中的大关帝庙。对于大、小关帝庙,当地百姓更习惯以方位称之为北关帝庙、南关帝庙。

对照康熙《通州志》曾记永安镇有“关帝庙、西禅寺,并有藏经楼。城隍庙、三官殿、白衣庵。以上俱从海门县迁永安镇”。兴仁武庙的迁徙路线图似乎更为清晰了。

根据以上分析,该藏经应系随古海门人及武庙迁徙而被带到兴仁,并设武庙奉藏。果然,这一推理在《静海乡志》中得到印证:“关帝庙在兴仁镇,庙存藏经共七百五十函。万历四十一年僧法寿印造,有江都王纳谏碑记。”而吉林省图书馆馆藏1920年夏历六月兴仁武庙《逐日晒经功德簿》之《检晒经单》也有类似记载:

本镇北武庙,旧海门县因坍迁来之古刹也,其禅宇曰昙花院,于故明万历三十八年间,经开山庙主、邑绅成讳宇实公等暨昙花院主法寿师,在京恭请御制藏经八千六百四十一卷,为安镇地方计也。

以上记录,不仅确认了兴仁武庙与《永乐南藏》均由海门迁来的史实,还为我们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如北武庙是一处佛道合一的宗教场所,开山庙主为成宇实,原佛寺就以昙花院为名,由此对该藏经每版经文均钤有“昙花院记”阳刻朱文方印,也就不难理解了。再查王纳谏,字圣俞,号观涛,江都人,晚明学者。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进士,官至吏部员外郎。惜当年碑记,早已不知去向。

2024-12-31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4578.html 1 3 兴仁武庙藏经由来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