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乒乓……”近日,崇川区文峰街道新城社区的社区日间照料站内,80岁的老人蔡荣春正和老伙伴切磋乒乓球技,蔡荣春身姿矫健,完全看不出已步入耄耋之年。而在隔壁,20名老人四人一桌,正沉浸在棋牌中。墙壁上,“悦享夕阳”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我每天上午都要过来,先打球运动,然后和大家打打牌、下下棋。中午有时还会在这里的社区食堂用个餐,然后再回家午睡。”蔡荣春告诉记者,这里已经成了小区老年人的欢乐天堂,“可以实现吃喝玩乐一站式解决”。
蔡荣春口中的“吃喝玩乐”欢乐天堂究竟长啥样?记者看到,该社区日间照料站位于新城小区北门二楼一处房屋内,分别建有乒乓球室、棋牌室、康养室、读书室、银锋大学堂、社区食堂等多个功能室,每一个空间都敞亮干净。
“我们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常住人口的60%。”新城社区党委书记吕蓓介绍,打造日间照料站,就是为了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幸福养老”。康养是老年人最关注的问题,为此,社区与江海好阿姨合作,由他们每天安排专人坐诊康养室,为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中医理疗等服务。为了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社区还与老年大学合作,或者邀请社区内文艺能人,不定期在银锋大学堂开展唱歌、舞蹈、画画等课程,“课程结束后,大家还可以在这里尽情排练。”
让老年人乐享家门口的晚年幸福生活,崇川步履不停。2024年,崇川区提出“一综多专、智链万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思路。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社区长者驿家、街道日间照料中心、社区日间照料站、社区长者食堂、社区助餐点……截至目前,崇川已有近40家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设施建成投用,托起幸福“夕阳红”。
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是崇川区积极落实市政府打造全龄友好城市精神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崇川区将全龄友好的理念融入城市肌理,不断构筑新时代宜居宜业的人民之城。
儿童是城市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崇川在社会政策、公共服务、权利保障、成长空间、发展环境等方面下功夫,积极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目前,已建成三桥社区、高店社区两个示范性儿童友好社区。这两个社区均围绕“理念友好”“机制友好”“空间友好”“服务友好”,升级优化了儿童成长空间。此外,积极开展0—3岁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目前,全区共有98家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2024年新增省(市)级普惠托育机构2家。开展“一户一策”精准微关爱服务,2024年建设了事实孤儿“梦想小屋”10个。
青年是城市的活力源泉。崇川紧紧围绕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目标,全面优化青年人才生态,用实际行动践行诠释“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如:开展“梧桐树下”人才公寓供给三年行动,围绕“公寓+驿站+社区”构建多维公寓体系,建成“拎包入住”人才公寓6000套,并与星级酒店合作打造5家青年人才驿站。打造“崇才无忧”服务品牌和“菁英汇聚 缘来崇川”青年交友品牌,为青年人才提供创业就业服务、购房补贴、生活津贴等政策礼遇,解决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父母养老、婚恋交友等关键小事。
濠河龙舟送亲、区长证婚送礼,2024年9月28日,在濠河之畔,一场26对新人的中式集体婚礼引人关注。这已是崇川连续两年为青年举办集体婚礼。“既能居住在人才公寓,又享受到了生活补贴等人才政策,现在还有区长亲自为我们证婚,深深感受到了这里对青年人才的重视。”新郎杨天昊与新娘钱应虽然都在外地读的大学,但是3年前被人才政策吸引,回到了家乡崇川,对于这份选择,他直言“没有错”。
让老人幸福养老、让儿童快乐成长、让青年奋发有为,在崇川,全龄友好城市,正逐渐由蓝图成为现实。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