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明
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于1895年创办大生纱厂后,便一发而不可收。他在经营轻纺工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实业系统,他的经营领域以大生纱厂为轴心,涉及制盐业、酿酒业、印刷业、冶铁业、运输业、房地产业、垦牧业等方方面面。
作为地方名酒,出产于海门常乐镇的茵陈酒,历史上一度身世显赫,更与张謇有着密切的关系。
茵陈老酒,色泽杏黄,斟酒入杯,浓香四溢、口味醇厚、甘甜柔爽。考察其历史,已过百年。1901年,张謇在开办通海垦牧公司后,于海复镇筹办颐生酿造公司。由于垦区离海较近,经常遭台风袭击,酒厂厂基也被冲毁,于是,张謇将酒厂迁到了自己的家乡常乐镇,并定名为“颐生酿造厂”——颐生即颐性养生,此酒能滋补饮者身体。
1903年,为了提高曲酒的产量和质量、丰富其品种,张謇派员前往江苏洋河、高沟及山东牛庄、山西汾阳等地的著名酒厂取经;还聘请晋、鲁精于制曲、品酒的高手传授技艺,研究配方。先后研制出茵陈、岱岱、虎骨木瓜、金波玉液、史国公酒等十余种名酒,其中首推茵陈酒为最佳。此酒选料考究,以黏籽高粱、高温火曲酿造,选用西藏茵陈草、四川红花、广东陈皮等药草浸透,加适量绵白糖,经长时间贮存而成。不仅酒质好,而且有健脾胃、治风疾、行气化痰、舒筋活血的作用,茵陈则是治疗急慢性肝炎的首选药物。
1904年,茵陈酒首次赴日本大阪参加劝业博览会并得奖。1906年,在意大利召开的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当时的通州地方政府把奖凭制为商标,并配以张謇先生的头像,茵陈酒身价倍增。1910年,茵陈酒在杭州西湖举办的全国博览会上再次得奖,声誉鹊起。1912年,在张謇担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总长前后,茵陈酒八次在京、宁等地展览,均获优质奖。从此,茵陈酒声誉日隆,从外国使节到地方官员,从各地军队到各处百姓,争相订购,盛况空前。
以后,由于战争纷扰,时局动荡,特别是1938年日寇侵占海门常乐等地,颐生酒厂陷入困境,直至停产。
新中国成立后,颐生酒厂重建并得到发展。张謇嫡孙张绪武将酒厂交由海门酒类专卖所经营,后又改为国营颐生酿造酒总厂,随后获得殊荣不断。1962年在沪、宁召开的食品会议上,茵陈酒被评为曲酒质量第一,并获得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金奖。茵陈酒真正起飞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6年,该酒先后获得省优质食品奖等多种荣誉,颐生酒厂还开发出新品种,陆续进入国内外市场。
2003年11月,颐生酒厂改制为颐生酒业有限公司。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在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时,将颐生酒世博会金奖作为对外宣传的两块国际金牌之一。
经历百余年风雨沧桑的茵陈酒,必将焕发出新的青春活力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重铸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