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黄海)一条条生产线高速运转,一件件产品鱼贯而出……春节的喜庆氛围还未散去,启东各工业企业开足马力抓生产、争分夺秒赶订单,呈现出一幅幅“开年即开跑、起步即冲刺”的生动图景。截至目前,全市800多家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全力争取开门红。
昨天,走进位于启东经济开发区的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各个车间忙碌不停,各道工序有条不紊。据介绍,目前公司在手订单充足,生产任务已经排至年底。正月初八起,公司3000多名员工全部到位,企业处于“满血”生产状态。
2024年,乾朔电子实现应税销售额25.5亿元,同比增长25%。今年1月份,企业追加投资20亿元,启动了车规级连接器智慧园区项目,打造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目前项目已经进入试桩阶段,预计10月底2幢厂房可以投入使用,2025年,企业加快发展的步伐,瞄准60亿只连接器的产能目标努力前行。
走进江苏东成电动工具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一片繁忙景象。作为国内电动工具行业龙头,企业不断完善工业生产基地,持续加大自动化生产设备投入和研发投入,国内外市场占有率稳步增长,在中国电动工具市场销量排名中稳居第一。特别是2024年在电动工具行业整体下滑的情况下,东成凭借过硬的产品品质和良好的市场口碑,实现逆势上扬,全年实现应税销售额111亿元。
73天确定合作,16个月试投产,28个月全面投产,在一次又一次双向奔赴的努力下,去年,卫华海洋不仅建成了占地1000亩的智能化重型装备生产基地,更是顺利承制了全国首台套3000吨单梁门式起重机、全球首台套3600吨双梁门式起重机等“大国重器”。
2025年开年以来,卫华海洋迎来了开门红,在手订单金额已超15亿元,国际市场实现重大突破,未来3—5年内,卫华海洋将继续依托启东市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优良的政策环境,一方面,深耕国内市场,另一方面,加快国际化布局,大力发展国际化的港口业务,提升品牌的全球竞争力,力争成为集港口机械、海工装备、码头服务于一体的智能化成套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为高端装备制造业再造一个世界级品牌,也为启东的蓝色经济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规上企业全部复工复产的同时,一批重大项目正在加快建设。位于惠萍镇的东晟智造产业园里,总投资1.3亿元的环保设备制造项目正加紧进行内部装修。项目负责人杨兵介绍,产业园1月底完成现场验收后,项目立即入驻园内,按照计划,3月份即可投产。
启东各地各部门也积极行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暖企行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全面了解企业复工复产进度及当前需求,为企业在用工、资金、原材料供应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协助与支持,帮助企业迅速恢复生产、不断做大做强。
新年新气象,奋斗正当时。记者从启东市发改委获悉,今年将继续加强对全市重点区镇、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测分析,科学研判、适时施策,以一流服务营造一流营商环境,力争全年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10家,通过两年努力规模工业企业力争突破10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