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时 评

一周新闻点评

为“新市民”融入当地提供更多暖心之举

新闻摘要:南通开发区是我市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总人口达33万人,吸纳流动人口超过18万人,外来人口占比逾55%。该区在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于今年元旦在全市率先设立专门服务新市民的社会治理分中心,帮助新市民落脚扎根。(2月12日《南通日报》)

点评:“新市民”数量的不断增加,彰显的是区域吸引力和发展潜力。既要服务好外来人才,也要服务好外来普通务工者。南通开发区率先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让新市民办理与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事项时,能节约时间和精力少跑路,值得点赞。当然,让新市民融入城市不仅仅止于此,需要整合多方资源、提供更多务实暖心之举,尤其是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才能不断提升新市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用活农业文化遗产,大有文章可做

新闻摘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至今仍在生产领域发挥作用的生产系统。启东沙地圩田农业系统随着启东成陆、垦牧拓荒、改造盐碱地形成并延续至今,具有水利体系网格化、耕地生态化、种养精细化等特点,既整齐划一又便于生产,是全国范围内罕见的、大规模的、人为干预的滨海临江型农业文化遗产。日前,该系统入选第三批中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月15日《南通日报》)

点评:在农业文化遗产里,有历史、有人物、有故事,有曾经的生产生活面貌、农耕礼俗、风土人情等等,是乡情乡愁和文化记忆的具象化体现。农村文化遗产,正因为是“遗产”,所以存在消亡的风险。如何将其“活化”,以创新性发展来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遗产,大有文章可做。

把“开学第一餐”的高标准贯穿全学期

新闻摘要:2月13日,我市中小学正式开学。当天上午,崇川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属地分局走进辖区部分学校食堂展开检查。开学后的两周里,该局将根据各学校自查的情况,对全区所有学校进行现场检查,持续加大对校园食品安全的排查整治力度,全力筑牢校园食品安全防线。(2月14日《江海晚报》)

点评:新年新学期,这“开学第一餐”想必各校都会高标准,再加上监管部门紧盯,自然能让师生们吃得满意,吃得高兴。在“高开”的同时,要避免接下来“低走”。校园食品安全工作必须坚持常态化、持久化,没有最高标准、只有更高标准,才能真正让师生们吃出持久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文旅服务,细节出新出精一样见精彩

新闻摘要:乘一艘画舫,品尝精致的时令点心,在茶香氤氲中欣赏两岸风光胜景。近日,南通创新推出“移动水岸会客厅”,将社交场景拓展至充满禅意的山水风光之中,为市民游客带来别有意趣的休闲会客体验。(2月15日《江海晚报》)

点评:坐游船吃些小茶点,不算什么新鲜事。不过,把茶歇服务的理念转变成移动会客的社交空间营造,这就有新意了。有朋自远方来,诉不完的衷肠不仅仅是在酒桌上,更可以安排在美不胜收的“移船换景”中。小小的游船画舫,如同“螺蛳壳里做道场”,也能别有洞天。可见,文旅服务不光是要做大做强,在细节上出新出精一样可以见精彩。 (点评人:邓渠)

2025-02-18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9329.html 1 3 一周新闻点评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