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广玉兰

我爱南通话(二十二)

□陶国良

话说“东西”

南通话与普通话中的“东西”都有两个读音,同时也有几个不同的义项。第一,“东西”这两个字都读阴平调时为方位名词,如市区人民路是一条东西向的主干道。∣王老年纪大了,一到城里连东西南北都分不清呐。第二,“东西”中的“西”读轻声时,一是指具体或抽象的事物,如做人家,柴米油盐佫些东西首先要备足叨。∣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二是指人或事物时,前面要加形容词修饰,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如他佫个鬼东西门儿经蛮神哩。∣他佫个狗东西做坏事,害人。∣云儿佫个乖东西嘴甜,会叫人。∣家里养只猫儿狗子佫些小东西倒也蛮好戏子哩。

南通话里的轻声较多,而且很有趣。如“烧人”中的“人”读轻声时表示感冒发热,如二侯佮两天冻呐,有点烧人。如果把“人”读成原调即阳平调,就成了火化焚尸。这一读音与原意有天壤之别。再如“运气”中的“气”读轻声时,表示运气、命运,如他摸牌儿经常赢,运气蛮好哩。如果把“气”读成原调即阴去调,就成了“向身体某个部位发力”,如歇后语“乌龟闭眼睛——运气”。这一读法与原意差别也很大。

从以上例句中可以看到,词尾轻声不仅读音不同,而且词义也不同。南通话声调有七个,即阴平、阳平、阴上、阴去、阳去、阴入、阳入。加上轻声和连读变调后,语流的高低升降、快慢婉转的变化,使得南通话的语音节奏如同一首旋律美妙的歌曲,显得十分优美动听。

万般疼爱的“富孙儿”

儿子的儿子为孙子,孙子以下的辈分别为曾孙,玄孙,来孙,昆孙,仍孙,云孙等等。繁写的“孫”,左边为“子”,右边为绳索形的“系”,可以理解为子与子的连续不断的意思,“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孙众多是家庭兴旺、世系绵长的象征。这些称呼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家族辈分划分的体系,也体现了家族繁衍生息的血缘关系。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家庭能做到五世同堂就很了不起了。

南通方言往往把曾孙称为重孙,玄孙称为徽孙。因“重”与“穷”音相近,“穷”与“富”义相对,民间都希望后代生活富裕,故近年来又称“重孙”为“富孙”。南通人还把“玄孙”称为“徽孙”,这可能是历史上来南通居住的原徽州籍人氏对老家的深深怀念。民间为体现对“曾孙”和“玄孙”的万般疼爱,还在“富孙”和“徽孙”后加个“儿”,让人听起来十分亲切可爱。这样的称呼在其他方言中确实少见。

2025-02-20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199620.html 1 3 我爱南通话(二十二)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