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苗、修根、剪枝、调整土壤比例……昨天一大早,花木老板张泳梅正忙着给盆景进行“整容”。
初春时节,草长莺飞,如皋盆景市场也逐渐进入“春忙”模式。“2月到3月,是多种开花盆景的花季,像郁金香、大丽花、月季花、仙客来、四季海棠这些都很畅销。”清香的蜡梅,鲜艳的大丽花,盛放的茶花……一株株观赏植物在张泳梅的巧手养育下开出漂亮的花朵,欢迎着每一位购花人的到来。
与花卉类观赏植物不同,苗木盆景的种植、销售都是“四季咸宜”,价格也较为稳定。随着春天的到来,树木长出新芽,盆景看起来越发郁郁葱葱。张泳梅告诉记者:“做盆景的基本上都是四季常绿的树种,因为如皋盆景声名在外,店里的产品一年四季都很畅销。”
“花木盆景种植面积20万亩,年产盆景100万盆,从业者10万余人,花木盆景经纪人超万人,全产业链年产值超200亿元。”如皋是全国有名的盆景盛产地,产品远销意大利、新加坡、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用好这张“金字招牌”,当地不少花农纷纷开启“直播带货”之路。
“‘如派盆景’是中国盆景七大流派之一,以‘云头、雨足、美人腰’的特色著称,大家直播间下单就可以购买。”镜头前,花木老板郝昌桂摇身一变,当起了“带货主播”,热情地给直播间的消费者讲解自家的盆景。
前几年,如皋盆景直播分享中心成立后,郝昌桂加入其中,将自己的盆景作品放在直播间寄卖。“现在,中心每天都会开展直播活动,很多盆景大师对我们这些做盆景的年轻人很认可。”
“目前店里的大件盆景销售主要还是从线下走,小微盆景销售已经以网络为主了。”郝昌桂说,小微盆景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线,网络销售辐射范围比较大,全国各地甚至海外都可以购买。
线上火热,线下忙碌。在网络的加持下,小微盆景的线上销售额实现了大幅增长。每天直播完,郝昌桂便忙着将盆景整理装箱:“订单爆满,最高的一天销售额有1万元左右。”
本报记者 陈嘉仪 本报通讯员 韩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