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太和
先说一个关于电灯泡的小故事。百年前,也就是上世纪的20年初,如皋小城诞生了“皋明电灯公司”,如皋的商贾大户用上了现代化的照明设备。初期使用电灯,人们称之为“电火”或“自来火”。如城北大街“永懋慎”南货店是南货业的王牌,“永懋慎”店装了“电火”,北门外一位老顾客来店,坐在灯下,觉得头顶上有一股热气,于是装了一斗旱烟,对着“电火”,也就是电灯泡使劲地吸,可是吸来吸去老是不着火。这位老顾客的尴尬早已让店员笑弯了腰。
笔者第一次看到电灯泡是在1972年的正月初六。因患脑炎,我到公社医院住院,医院里已用上了电灯。病友说,还是街上人快活,农村什么时候不要上油灯就好了。过了两年,大多数生产队都通电了,农户用上了电灯,但那时的电力很紧张,电灯时亮时熄,传统的煤油灯依然少不了。
农村刚通电时,家家户户都是装的白炽电灯泡,能花大价钱装日光灯的极少。供销社的五金电器柜头销售电灯泡,常见的功率有10瓦、15瓦、25瓦、40瓦、60瓦、100瓦,瓦数越大越亮堂,但耗电量也大。记得10瓦的电灯泡跟鸡蛋大小差不多,其他瓦数的都一样大,但里边的钨丝不一样,瓦数越高,钨丝越粗。15瓦、25瓦、40瓦的,钨丝呈“W”形;60瓦、100瓦的,钨丝是平的。五金电器柜台除了销售电灯泡,还有灯头、灯头线、插座、拉线开关等照明用具。灯泡使用时间长了,钨丝会发生颤抖现象,说明生命周期差不多到头了。钨丝断了之后,将灯泡卸下,上下左右轻轻活动几番,有时钨丝还能连接起来,继续使用几天。
灯泡厂生产的灯泡都有次品率,学习“概率论”时,曾有练习题:有100个灯泡,其中有5个是次品,现从中任取5个检查,求下列情况的概率:①全是次品;②不少于4个灯泡是次品;③至少有1个是次品。这题目怎么做,早就还给老师了。但仔细想想,这样的题目在生活中又有多少实际应用意义呢?
从前的电灯泡很简单、很朴实,既像小葫芦,又像茄儿,现在很少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