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崇川在线

天生港镇街道实施“聚阵地、聚人心、聚合力”三大工程——

聚文明星火 燃移风新焰

“父亲修车三十载,慈善捐款二十万元,临终叮嘱‘行善不能停’——这就是我们家的传家宝。”近日,在天生港镇街道的“网格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里,“崇川好人”胡振华手捧父亲胡汉生的修车日记,向居民讲述着“修车老人”的廉洁家风故事。

天生港镇街道立足辖区内拆迁安置小区众多的实际特点,实施“聚阵地、聚人心、聚合力”三大工程,让文明新风吹散陈规陋习,探索出安置社区治理的“天生港模式”。

从一处红到处处红

文明底色厚植家园

街道深度融合文明实践与阵地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核心支点,辐射周边道德模范馆、家风家训广场等11个贴近群众的文明驿站,构建起“一元多点、全面覆盖”的文明实践宣传矩阵,确保群众身处何处,文明新风的宣传就能延伸到何处。同时,每月常态化开展“移风易俗进万家”“践行主流价值观”等主题活动,将“文明祭祀”“倡导新婚俗”等内容巧妙融入其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把抽象的“大道理”融入日常生活感悟,让群众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牢记于心,引导群众自觉摒弃铺张奢侈的不良习惯,抵制婚丧事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从个别区域的文明示范,逐步拓展至整个辖区,推动移风易俗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让文明底色深深扎根于家园的每一寸土地。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文明新风深植心田

“一人行百步,不如百人同迈一步”。街道通过培育“党员能人”、挖掘“居民能人”、引入“专家能人”、培养“单位能人”,精心选拔并充实文明家园建设力量,组建起一支50余人的移风易俗倡导员队伍。这些“家里的带头人”以身作则,成为“节俭办宴席”的践行者、“婚事新办”的推动者、“丧事简办”的引领者,激发移风易俗的内生动力。同时,开展“文明家庭”“文明祭祀宣传标兵”等评选活动,引导群众弘扬节俭美德,践行善言善行。从个体的示范引领,发展为群体的共同参与,构建起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的良好局面,营造出文明实践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让文明新风深深扎根于群众心田。

从“一盘沙”到一团火

文明之花璀璨绽放

针对安置社区民心不齐、矛盾较多等问题,天生港镇街道强化公约约束,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积极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互融合的基层社会共治体系。定期召开红白理事会,通过多方恳谈集思广益、“家人”表决民主决策、效果好坏大家评议,最终将红白喜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理念纳入社区公约。开展“随手拍”活动,并运用文明“点赞台”和“曝光台”,促使居民自觉抵制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使“小公约”成为规范群众文明行为的“硬约束”。从人心涣散的一盘散沙,凝聚为团结奋进的一团热火,推动社区治理形成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效治事的良好局面,让文明之花璀璨绽放。 ·孙茜楠·

2025-03-12 天生港镇街道实施“聚阵地、聚人心、聚合力”三大工程——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1666.html 1 3 聚文明星火 燃移风新焰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