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国
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和美乡村建设,突出满堂红、快转型、提效能、片区化、高质量五个关键,加快推动农村公路转型升级,探索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径。
以先行先试的站位把握发展形势。推行“片区化”基于“四大形势”:一是发展条件所定。耕地占补平衡指标不足,资金总盘子不足、财政吃紧的情况普遍存在,农村公路发展条件发生变化。经济、集约、高效成为发展破局关键。二是发展阶段所系。大规模项目投入后,农村公路发展重心转移,由建设为主向管养为主方向转变。“片区化”主要目的就是聚焦区域管护,提升管养质效,以培树典型打造区域样板。三是发展使命所向。“环境”“安全”成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期盼。以“片区化”为路径,围绕环境和安全,补短板、强弱项,推动发展由点到线、由线到网、由网到片,最终实现全域提升。四是发展行业所需。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强化交通引领,主动服务乡村振兴先进村示范村,体现交通担当。
以精益求精的标准聚焦发展提质。按照“规划连片实施、环境连片提升、安全连片强化、治理连片发展”思路,系统谋划、循序渐进,协同推进“四个工程”。一是打造人居环境提升样板工程。深耕“一县一品牌、一镇一循环、一路一特色”发展理念,按照“大农路”“新农路”概念,统筹将路域环境整治放到人居环境提升上去谋划。围绕“路美”,按照“小而美”标准,有序推进片区环境整治,边坡种植清理、路肩堆积整治和路田路宅分家,确保公路良好线性。按照“条条都是美丽农村路”标准,推动片区绿化提档,主动培育交通风景线。二是打造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围绕“路安”,提升路况质量;完善交叉口标志标线设置,强化桥梁限载标志管护,加强重要节点视距管理;对于危险路段,开展重点研究,专项整治,确保片区内无明显事故点位。三是打造农路治理系统工程。围绕“路治”,按照管养体制改革要求,落实资金保障;加强管护能力提升,发挥“路长制”优势,群策群力强化农村公路管养;鼓励群众门口环境“三包”,提升群众片区化整治参与度。坚持问题导向,发挥党建优势,集约多方优势,增强管护力量。四是打造乡村振兴民生工程。围绕“服务”,农村公路服务群众出行便利,优化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提倡多方协力解决企业、学校等节点通行难题;因地制宜培植村邮站、菜鸟驿站等,有条件结合场地设置农村公路驿站、慢行步道等服务设施。全年共打造提升农村公路驿站11个。
以久久为功的状态聚力发展举措。重点强化“四个方面”:一是坚持系统谋划,组织召开全市“片区化”打造现场推进会,全面统一市、县、镇三级农路办思想,明确“片区化”打造农村交通服务乡村振兴2.0重点;专题组织学习浙江在“四好农村路”路域环境整治方面做法,在四甲镇召开观摩会,全市形成比学赶超浓厚氛围。二是突出要素支撑。强化资金保障,打破原有补助路径,主动向“片区化”倾斜;指导各县局集中力量开展片区大中修工程,将有限资源向片区倾斜。三是强化督导考核。推动“片区化”纳入市里重点任务和工作考核,借助政府力量,成熟一个通过一个,成熟一个验收一个,逐步形成规模效应。四是注重宣传引导。坚持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农路方面的管理优势,强化基层引导,聚焦党员干部发挥作用,网格化实现治理长效。积极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强化宣传引导,鼓励门口环境“三包”,进一步形成合力。
(作者单位:南通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