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看南通

“南黄海蓝色粮仓”处处丰盈

建成我国首个养护型“海洋牧场”,申报又一国家级示范区

本报讯 (记者吴一多 施晔)继吕四渔场建成中国首个领海外养护型“海洋牧场”后,3月21日,启东沿海港口建设公司项目负责人陈海雷透露,随着吕四港投资1889万元、3.15万空方人工鱼礁全部投放完毕,吕四渔场又一国家级“海洋牧场”成功申报。从领海外到近海边,“南黄海蓝色粮仓”处处丰盈。

吕四渔场系中国四大渔场之一,是银鲳、大小黄鱼等名贵水产品重要的产卵地和索饵场。在位于领海外开放水域的吕四渔场154渔区,建设中国首个养护型海洋牧场,旨在改变我国多数“海洋牧场”在近岸河口、海湾和水域建设的传统模式,探索养护型海洋牧场建设路径。2015年起,承担建设重任的省海洋渔业指挥部,携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所等单位,率先开展江苏南部海域“海洋牧场”本底调查、选址论证、数模研究,精心规划设计,投入三角形、梯形等混凝土构件礁体3000余个,形成人工鱼礁面积11平方公里,着力破解江苏中南部沿海淤泥质海岸、人工鱼礁投放后容易淤积等难题,2017年成功入选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其后,省海域执法监督中心历时8年,对该牧场进行系统监测。结果显示,人工鱼礁水下状态至今良好,未下沉、淤积,礁体表面已经附着生长大量珊瑚、藻类、贝类,生态功效正在逐步显现。2024年,农业农村部评估专家组认为,该领海外养护型牧场建设,成功应对人工鱼礁建设、跟踪监测评估、后期管护运营等挑战,开创了我国海洋牧场建设新模式。

随着今年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第6次提出推进“海洋牧场”建设,从领海外到近岸边,南通“南黄海蓝色粮仓”建设全面提速。南通市农业农村局与启东市农业农村局、吕四港集团、中交四航局第三工程公司一道,在吕四渔场小黄鱼银鲳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距离南通近岸约40公里的启东乌龙沙东南侧海域,快速推进吕四港“海洋牧场”建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所目前监测表明,该牧场渔业资源养护效果显著。据悉,项目申报成功后,将试点“养殖+风电+休闲”等新模式,力争建成又一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

2025-03-22 建成我国首个养护型“海洋牧场”,申报又一国家级示范区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2689.html 1 3 “南黄海蓝色粮仓”处处丰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