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看南通

“一号文件”缘何 六年提及“海洋牧场”

2月23日,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支持发展深远海养殖,建设海上牧场”。至此,“一号文件”已有6年提及“海洋牧场”。除今年外,分别是2024、2023、2019、2018、2017年,内容包括:“支持深远海养殖”“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养殖工船等深海远海养殖”“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推进海洋牧场建设”。

何谓“海洋牧场”?与草原养殖场类似,在海洋中建立养护海洋生物资源、收获优质海产品的三维立体牧场,简称“海洋牧场”。此前,大量船只沉入海底后,形成了生物资源丰富的沉船生态系统,为破解现代海洋捕捞业兴起、海洋生物资源骤减、生态环境破坏等难题提供思路。日、美科学家提出:由人类建设管理“海洋牧场”,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协调发展。

20世纪中叶,我国曾呈奎院士也提出,以人工鱼礁和海洋生物增殖放流为基础,探索“海洋牧场”。1979年,广西水产厅在北部湾投放了我国第一个混凝土制的人工鱼礁。其后,我国其他沿海8个省市跟进,投放了大量的人工鱼礁,体积共计20多万立方米,经济和生态效益俱佳。21世纪以来,沿海各省市充分利用海洋资源,积极进行人工鱼礁和海藻(草)场建设,增殖型、养护型和休闲型海洋牧场竞相出现。增殖型旨在产出高值海产品,如海参、鲍、脉红螺等;养护型主要是保护和增殖野生鱼类资源,促进渔业资源恢复;休闲型则为了养护生物资源、休闲旅游开发,比如游钓、潜水等。目前我国从北到南,横跨温带、热带,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200个左右。在“大食物观”“海洋强国”“双碳”目标等多重国家战略加持下,海洋牧场建设的重大意义日益凸显。 ·吴一多·

2025-03-22 1 1 南通日报 content_202691.html 1 3 “一号文件”缘何 六年提及“海洋牧场” /enpproperty-->